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甘肃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30分至495分,录取位次在54818 至8148区间,甘肃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湖南理工学院。

1、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9030名;

2、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9522名;

3、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0958名;

4、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2601名;

5、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4818名;

二、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31 39030 23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76 9846 8

2、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30 39522 23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490 10507 8

3、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48 40958 23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12 9709 10

4、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60 42601 4
2019 甘肃 文科 本二 517 8148 2

5、湖南理工学院在甘肃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甘肃 理科 本二 444 54818 5
2018 甘肃 文科 本二 495 8371 2
2024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北京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湖南理工学院与安徽外国语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与湖南理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黑龙江东方学院与湖南理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理工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安徽现代语文学院与湖南理工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与新余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理工学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四川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三、湖南理工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湖南理工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岳阳市,面朝岳阳楼,紧邻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理、工、文、经、管、法、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的湖滨大学。现设有20个教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南湖学院,拥有本科专业5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各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学校现有校园面积2100余亩,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留学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教职员工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0余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杰青”、省级教学名师、“湖湘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150余人,长聘高水平外籍教师13人,柔性引进院士、国家“杰青”等特聘教授数十人。学校坚持以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