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学院在贵州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湖州学院在贵州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贵州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湖州学院在贵州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湖州学院在贵州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湖州学院在贵州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湖州学院在贵州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州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76分至477分,录取位次在125120 至21001区间,贵州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湖州学院。

1、湖州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7305名;

2、湖州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91315名;

3、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3893名;

4、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2079名;

5、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在贵州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5120名;

二、湖州学院在贵州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湖州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04 87305 99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14 21001 11

2、湖州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04 91315 56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15 23941 24

3、湖州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390 123893 57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473 41118 23

4、湖州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376 122079 43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458 44472 37

5、湖州学院在贵州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贵州 理科 本二 379 125120 41
2018 贵州 文科 本二 477 48990 39
湖州学院与西安工业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州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湖州学院与甘肃医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州学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州学院与南华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湖州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东北电力大学与湖州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湖州学院在重庆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湖州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湖州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与湖州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州学院与沈阳农业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湖州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湖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湖州学院。学校现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 学校坐落在山水清丽、交通便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文明先行地,拥有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名片,*的湖州更是拥有“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亮丽品牌。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规划中的新校区位于浙江省四大湾区之一的南太湖新区,规划用地1000亩。拥有工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3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规划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围绕生态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