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承德医学院在山西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山西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承德医学院在山西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承德医学院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承德医学院在山西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承德医学院在山西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承德医学院在山西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68分至533分,录取位次在55860 至6787区间,山西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承德医学院。

1、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640名;

2、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860名;

3、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8294名;

4、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8980名;

5、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0980名;

二、承德医学院在山西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7 48640 6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511 7955 2

2、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8 55860 6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4 7780 2

3、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27 38294 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7 6787 2

4、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0 48980 6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5 7209 2

5、承德医学院在山西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山西 理科 本二A 498 40980 6
2018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3 8242 2
2023承德医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EMS查询及方式汇总
2023年承德医学院在江苏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承德医学院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承德医学院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承德医学院教务处官网首页地址:https://jwc.cdmc.edu.cn/
2023年承德医学院是211还是985大学 附全国211和985大学名单
2023年承德医学院好是坏 全国排名怎么样(最新)
2023年承德医学院几本学校 是一本还是二本
2023年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承德医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承德医学院与东北师范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承德医学院在四川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辽宁传媒学院与承德医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承德医学院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曾先后易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热河医学院、热河省立医学院、承德卫生学校、河北省承德卫生学校、承德医学专科学校等。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承德医学院。1996年学校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01年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合并。2003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整体搬入新校区,开始招收留学生。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554人,本科在校生8954人,专科在校生243人,研究生在校生1122人,留学生235人。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