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在云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黑龙江大学在云南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云南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黑龙江大学在云南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

黑龙江大学在云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最低分录取人数)

一、黑龙江大学在云南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黑龙江大学在云南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黑龙江大学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96分至567分,录取位次在55455 至5859区间,云南的高考考生如果在这个分数段内或者位次区间,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是可以报考黑龙江大学。

1、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4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5609名;

2、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4051名;

3、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2181名;

4、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2915名;

5、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5455名;

二、黑龙江大学在云南历年投档线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

1、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24 35609 60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592 7384 40

2、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28 34051 54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96 52181 15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587 6448 31

3、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39 32915 54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496 55455 15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578 5859 31

4、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543 30171 51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04 47946 15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578 6044 34

5、黑龙江大学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数据整理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理科 本一 531 31378 45
2018 云南 理科 本二 506 43132 22
2018 云南 文科 本一 587 6558 25
2018 云南 文科 本二 567 11202 8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黑龙江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黑龙江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https://jwc.hlju.edu.cn/
2023年黑龙江大学双一流大学吗 黑龙江双一流最新消息公布
2023年黑龙江大学是双一流吗 黑龙江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3年黑龙江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吗 有哪些重点学科名单汇总
黑龙江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黑龙江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黑龙江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黑龙江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2023黑龙江大学录取结果和通知书查询什么时候(网址入口)

三、黑龙江大学最新师资介绍和简介

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