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一、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
教务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学校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总调度室,是学校教学单位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枢纽,是推进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管理部门。 学校正向建立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的农业大学的目标挺进。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开拓、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教务处肩负着艰巨的使命。
教务处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始终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建设“服务型、学习型”职能部门。
教务处(教学督导室、创新创业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前工作人员共12人。处长1人,创新创业学院院长1人,副处长2人,现设综合科、教务科、考务科、教学实践科、学籍管理科、教学信息科、教学建设科、校教学督导室(正处级)、创新创业学院(正处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教务处合署办公。
曹成茂
教务处处长、主任、院长
全面负责教务处工作。
办公电话:0551-65783953
徐 斌
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正处)兼教务处副处长
分管教务科、考务科、教学实践科、创新创业教育科。
办公电话:0551-65786190
徐 峰
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分管综合科、教学建设科、教师发展科。
办公电话:0551-65783943
魏鹏程
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学督导室副主任
工作职责:分管学籍管理科、教学信息科、教材科、教学督导科。
办公电话:0551-65786170
张 平
督导员
办公电话:0551-65786191
杨 旸
综合科
工作职责:协助做好催办、督办各项事务性工作,公文收发、印章、经费管理使用,会议会务安排。
办公电话:0551-65786162
李 林
综合科
工作职责:协助做好催办、督办各项事务性工作,公文收发、印章、经费管理使用,会议会务安排。
办公电话:0551-65786162
龚月娟
教务科科长
工作职责:校历编制、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工作量统计与审核,选课安排与管理、选修、辅修。
办公电话: 0551-65786861
周 晖
教务科主任科员
工作职责:协助科长做好校历编制、教学计划与教学运行管理,教学工作量统计与审核,选课安排与管理、选修、辅修。
办公电话: 0551-65786861
胡 霞
学籍管理科科长
工作职责:学籍管理、电子注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管理。
办公电话:0551-65786163
赵 伟
学籍管理科
工作职责:学籍管理、电子注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管理。
办公电话:0551-65786163
马 泉
教材科科长
工作职责:教材中心教材建设、经费管理。
办公电话:0551-65786303
马 虹
工作职责:教材中心教材库房管理。
办公电话:0551-65786757
杨 梅
教学督导科科长
工作职责:教学监督;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工作检查。
办公电话:0551-65786191
刘 茜
教学建设科科长
工作职责: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估;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管理;质量工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审核。
办公电话:0551-65786162
陈嘉琪
教师发展科
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教师教学培训、教师教学竞赛。
办公电话:0551-65786162
张思雨
教学信息科
工作职责: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核。
办公电话:0551-65786169
柯文凤
教学实践科
实践教学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创新基金管理、教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审核。
办公电话: 0551-65786157
洪 磊
考务科
工作职责:负责考试计划安排、考试组织管理、试卷印刷及复印。
办公电话:0551-65786189
陈紫燕
考务科
工作职责:负责考试计划安排、考试组织管理、试卷印刷及复印。
办公电话:0551-65786189
汪瑞雯
考务科
工作职责:负责考试计划安排、考试组织管理、试卷印刷及复印。
办公电话:0551-65786189
鲍霞林
电教部主任
工作职责:多媒体教学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
办公电话:0551-65786903
二、安徽农业大学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012人(含国际生149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351人。在职教职工2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7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915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人才163人。
现有ESI前1%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33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6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高校智库、1个省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7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29项,国家基金367项;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60项、省社科奖9项,审定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165个,授权发明专利951项;转化科技成果237项,合同金额5242.9万元。2022年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突破2142万元,面向省内输出技术合同金额2.5亿元。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大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质量,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获批“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探索形成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当前,学校正以**中国*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