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一、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教务处(招生工作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4213056 | 信息化教学科办公室 |
4213363 | 课务管理办公室 | |
4289376 | 学籍管理办公室 | |
4206731 | 质量管理办公室 | |
4212856 | 实践教学管理科办公室 | |
4212461 | 招生科办公室 | |
4213131 | 招生科办公室 | |
4213255 | 招生科(传真) | |
13978815119 | 招生科办公室 |
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坚持“服务、合作、开放”的办学理念,践行“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彰显“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思茗”文化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时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广西唯一),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单位,全国首批百所高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连续18年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学院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是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学校地处南宁市空港经济区,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占地建筑面积62.88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36.34万平方米,校园绿地总面积达32.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8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现有在校生人数20000余人,其中泰国、越南、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的留学生83人。
学校坚持以农为特色、一二三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方向,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设有农业工程学院、康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物流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53个,拥有自治区优质专业17个、广西优势特色专业9个,建成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3个、自治区级专业资源库立项3个、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9门,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 “1+X”证书国际推广中心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0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6个、自治区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入选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7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3项)。
经过多年建设,学院师资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优秀教学团队、名师辐射引领效果显著。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8.23%,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07%。
学校不断创新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牵头组建了由128家国内外行、企、校、研组成的学校理事会、组建中国茶业职业教育集团、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获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物流职业教育集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农垦职业教育联盟等实体化运作的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一会三集团两联盟”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以“项目+人才+技术”的利益链为纽带,共建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产业学院和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社会服务等项目50余项,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不断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水平,依托农垦系统资源优势,整合广西糖业、木薯等千亿元研发中心和茶叶、畜牧(生猪)等自治区级工程中心资源,形成了跨专业集群的“打包式”服务机制;建成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服务)中心7个;农产品高值化加工等中心解决区域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及工艺革新问题60余项;完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广西糖厂农务信息服务系统等省部级信息化技术服务项目,在4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企业增效近亿元。近五年,教师开展企业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0余项,实现产值超8亿元。另外,学校共获得广西社科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发明奖2项、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市(厅)科技进步奖2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7件,实用新型480件、外观专利53件。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职业教育服务,吸纳东盟国家10所职业院校、国内6省区50多个职业院校和企业,与东盟国家二十余所高校合作,开展了中国-东盟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学生交流互换、师资培训、“中文+职业技能”等实体化运作项目。每年举办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论坛,联盟培养培训留学生、交流生、语言生2000余人,面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输出教学标准5个、共享课程40门,有力辐射带动了东盟国家职业院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