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贵州大学招生专业名单
学院 | 系、部、专业 | |
二级学院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中文系、新闻系、大学语文教学部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哲学系 | |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 历史系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系、商务英语系、翻译系、日语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缅甸语系(缅甸语) | |
美术学院 | 美术系、设计系、雕塑系 | |
音乐学院 | 音乐系、戏剧系、舞蹈系、基础部 | |
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 |
经济学院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系、经济与国际贸易系、金融与财政系 | |
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系、财务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农林经济管理系、MBA教育中心、EDP教育中心、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 旅游管理 |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思想和*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和贵州省情教研室、遵义红色文化研究院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公共数学部、预科生部 | |
物理学院 | 物理与天文学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系、食品系、制药系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系、软件工程系 | |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科学系、通信工程系 | |
机械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系、机械制造系、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基础教研室、机械电子系、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系 |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 | |
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下工程系、水利水电系、给水排水工程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建筑学、城市规划 |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冶金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物理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矿业学院 |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 |
林学院 | 林学系、园林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系 | |
动物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养殖系、草业科学系 | |
药学院 | 制药工程、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
国际教育学院 | 汉语教学、孔子学院 |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球科学系、勘查技术与地质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水文与地下水工程系 | |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 酿酒与生物工程、系食品科学系 | |
农学院 | 农学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系、植保系 | |
烟草学院 | 烟草科学、烟草工程 | |
茶学院 | 茶生物学系、茶叶工程系、茶文化系 | |
医学院 | 护理学 | |
阳明学院 | 本科通识教育教学部门 | |
人民武装学院 | 基础部、信息工程系、国防社会系、国防教育系、国防体育系、人民武装指挥系 | |
继续教育学院 | 贵州省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三农培训中心、职业培训中心 |
二、贵州大学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二类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植物保护
贵州省特色专业:哲学、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社会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
贵州省示范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植物保护
三、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4646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81万余册,电子图书240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40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188人,研究生12202人。现有在职职工4022人,其中专任教师267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52人,占比46.8%。正高级职称人员54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937人。目前学校聘用特设岗位人员158人,其中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3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41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4人、国家“*”领军人才6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0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8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1人。此外,有连续5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人。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示范点19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
学校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主动服务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平台优势,聚力打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校农结合三套“组合拳”,实施“博士村长”行动计划引领教育扶贫提质增效,实施“一院一品”行动计划开展组团式结对帮扶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