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地理试卷答案解析,海南高考地理答案【word版本】

|来源:新高考网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海南高考地理第I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B2.D3.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审题,结合问题,利用文字材料提示找出答案。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除政策优惠外,劳动力是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由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的纬度位置,确定该国全年高温,不需要御寒的羊绒衫;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可以直接出口欧美市场。

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4.A5.D6.A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名师点睛】该题以俄罗斯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为材料背景,要求学生分析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和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

的直接目的。解题关键是准确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确定纬度高,热量不足;第5题,根据图例信息,该地区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充足,能源供应充足是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第6题,根据“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可以推出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减少蔬菜对外依赖。&网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7-9题。

7.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

8.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

9.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答案】7.C8.C9.B

考点:产业转移的因素。

【名师点睛】产业转移实质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1)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等;(2)市场因素,包括开辟市场、避开各方面

限制、市场变化等;(3)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包括工业联系、职工培训等;(4)原生产地因素,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和环境污染等。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0.C11.B12.A

考点: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名师点睛】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出现问题及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此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处于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处于此阶段。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13-15题xindetihuiya.com。

13.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

14.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15.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

【答案】13.B14.D15.A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组的关键是理解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这民谣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较典型,因而参考西北地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图3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7.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

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B.种草C.栽灌木D.自然演化

【答案】16.C17.B18.D

考点:风沙地貌与生态保护。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看懂图中信息,理解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固定沙丘是指植物覆盖度>40%或沙丘表面有薄层粘土结皮、盐结皮,在风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的沙丘。固定、半固定沙丘也不断发生变化。既可因遭受风蚀而改变形态,也可因接受风积而增高、扩大和延伸。因条件改变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固定、半固定沙丘可转变为流动沙丘;反之亦然。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风速及其变率、下垫面的状况等有关xindetihuiya.com。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9-20题。

19.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0.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19.D20.C

【解析】

19.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20.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选C。

考点:风化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第19题,需要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只需要从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分析,其他降水、风向等不需要考虑。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2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3-2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

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6分)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2分)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3分)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分)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3分)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3分)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3分)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3分)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态度,否则不得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本小题满分不超过6分。xindetihuiya.com)

【解析】

(1)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省份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主要是临近三市的省份;外来人口来源于人口大省,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

(3)此问为开放性问题,限制与否都可以,只有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就行。

考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

【名师点睛】此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虽然提

供的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图,但需要将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转化到中国区域地图中,明确各个省份和城市的地理位置关系。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5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答案】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5分)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5分)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较大,明白坐北朝南房屋地理意义,需要充分对比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的区别,并且要能够根据图中树种植的位置,推出传统居民种植的地理作用,夏季遮阴,冬季让阳光射入室内。

请考生从第23-2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3.【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图6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

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

偏僻,交通可达性较差,用时长,旅费高,目标客源有限;(5分)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2分)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3分)

考点:旅游规划和开发。

【名师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影响城市旅店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客源数量,再结合材料分析该市客源数量少的原因,旅店收费与旅店

支出成本有关。

24.【海南高考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xindetihuiya.com】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7)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答案】

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3分)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2分)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3分)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2分)

【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此次雪崩是由地震诱发引起的,靠近乙市山峰海拔高,终年积雪量大,甲市发生里氏7.6级地震,震级大,破坏了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上的积雪稳定性,从而诱发雪崩。读图可知,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冲击力大,破坏性强,导致人员来不及逃生,因而乙市受灾严重。

考点:雪崩的成因和危害。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和图中信息,从文字材料中掌握此次雪崩是由地震引发的,从图中获得乙市和山峰的位置关系,山峰海拔高,坡度陡,终年积雪量大,因而雪崩破坏力大。&网

25.【海南高考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答出其中1项可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考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海南高考文综试卷答案解析,海南高考文综答案【word版本】

海南高考文综难不难,海南文综试卷答案解析及难度系数点评分析

海南高考文综卷难不难,海南文综难度系数及答案点评

海南高考文综卷难度难不难,文综试卷真题答案解析(下载)

海南高考文综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字版)

海南高考文综试卷真题答案解析及点评(WORD文字版)

海南高考文综试卷难度偏低,文综试卷难度系数偏低

海南高考文综试卷难不难,难度系数解读答案点评解析

海南高考文综难度解析及文综试卷答案点评(word文字版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