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来源:新高考网

一、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教务处处长、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主任:黄迎新

办公地址:4号楼420

办公电话:027-67843807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工作职责: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国家民委、湖北省教育厅的相关教育教学文件精神,落实校党委和校行政的任务,全面主持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工作;组织制定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相关制度文件;组织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发展;负责部门人员和经费的合理配置;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奖励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协调工作。

正处级教学督导员:盘剑波

办公地址:4号楼419

办公电话:027-67843023

工作职责:指导本科校级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教学质量保障相关研究;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的各项活动;指导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正处级教学督导员:岑峻明

办公地址:4号楼422

办公电话:027-67843980

工作职责:指导研究生校级教学督导工作;开展教学质量保障相关研究;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的各项活动;指导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开展党建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余俊

办公地址:4号楼415-4

办公电话:027-67843710

工作职责:分管支部党建工作、本(预)科生课程考核、有关社会类考(测)试及本(预)科学生学籍管理等工作。

教务处副处长:杨春洪

办公地址:4号楼415-3

办公电话:027-67842580

工作职责:分管本科教学运行工作,负责教学任务的下达,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负责交换生联合培养工作,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的实施等;分管学校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负责课程和教材的数字化建设,负责在线课程中心平台建设、应用和管理,负责学竞赛活动的组织等。

教务处副处长:李立

办公地址:4号楼415-1

办公电话:027-67843370

工作职责:分管实践教学工作,负责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工作的协调、落实与管理,负责实践教学项目建设与管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等。

教务处副处长、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副主任:胡鹏

办公地址:4号楼415-2

办公电话:027-67842120

工作职责:全面负责和指导监评中心各项工作,分管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分管评估督导工作,包括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我校进行教学评估的评建组织工作;组织开展学校内部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协调各级教学督导工作;编制发布每学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

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副主任(兼):蔡灿武

办公地址:4号403

办公电话:027-67842456

工作职责:分管研究生督导工作。

综合科

工作人员:马周 黄芹

办公地址:4号楼412

办公电话:027-67843341

1.负责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送、处理及归档工作。

2.负责处务会的安排、记录和会议纪要撰写,督促落实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

3.负责处内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开展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平安校园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

4.负责处内工会工作,组织参加校工会开展的各类活动,协助开展节日物资发放、处内职工慰问,组织开展春游秋游活动等。

5.负责本科教学宣传工作,负责教务处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建设和维护,负责本科教学信息报送、本科教学工作简报编印、本科教学年度新闻评选等工作。

6.负责处内资产与经费管理工作,负责资产采购、入库、报废等工作,负责部门经费管理和预算编制。

7.负责处内人员考勤管理,组织开展教学管理人员培训、高教管理系列职称评审和年度工作分析报告评审,负责外聘教师聘用资格审核及管理等工作。

8.负责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要点撰写;负责部门年度考核、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及教学单位单项考核等工作。

9.负责处内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处内印章管理、成绩自助打印终端设备维护、档案管理、招聘试讲安排、学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学位服采购和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组织协调等工作。

10.负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承担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推广普通话和其他语言文字相关活动。

学籍管理科

工作人员:陈慧

办公地址:4号楼418

办公电话:027-67843817

1.负责制定或修订本(预)科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执行。

2.负责本(预)科新生学籍的电子注册、新生学籍自查、数据信息的统计与报送工作和其他在校学生学籍年度电子注册工作。

3.负责本科生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学籍信息异动管理,受理学生更改学籍信息的申请及审核报送工作。

4.负责本(预)科生学籍证明或在校学习证明的办理。

5.负责本科生的学业清理工作。

6.负责往届本科毕业生学历信息勘误工作。

7.负责申报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工作。

8.负责迎新系统新生学籍数据初始化(学号、班级等信息)和离校系统预毕业学生学籍数据初始化(预毕业学生名单)工作。

9.负责上级交办的专项审查工作。

专业建设科

工作人员:宋荣 郭敏

办公地址:4号楼425

办公电话:027-67842879

1.负责编制本科专业发展规划,制订本科专业建设相关文件,撰写相关报告和总结。

2.编制年度分专业招生计划。

3.组织制订或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组织开展各级教研项目的立项和结项等管理工作。

5.培育并组织申报各级教学成果奖。

6.培育并组织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四新”项目。

7.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管理各类实验班。

8.推动教师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9.承担教学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制定本科教学工作奖励方案,组织开展教学奖励的申报、认定和发放。

10.承担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专业建设办公室的工作。

课程建设科

工作人员:杨兵 纪宏璠

办公地址:4号楼418

办公电话:027-67842586

1.组织制订学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规划;组织协调各教学单位制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2.负责组织实施各级课程及教材相关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3.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负责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及维护。

4.负责通识选修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和全英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和评定工作。

5.组织开展教材的选用和评价工作,组织开展教材选用审查和出版审查工作。

6.负责组织教材招标、订购、调配、发放等管理工作。

7.组织开展各类授课比赛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学运行科

工作人员:冉阳 陈薇 代继红 刘茜

办公地址:4号楼426

办公电话:027-67842876/027-67843813

1.研究和制定教学运行管理文件。

2.负责教务管理系统管理工作。

3.负责下达本(预)科教学任务、排课、调课。

4.负责本(预)科学生选课管理。

5.负责本(预)科学生的成绩管理和本科学生学业预警。

6.负责本科新生入学图像和毕业生图像采集;毕业资格审核、获学位资格审查,毕业生学历信息注册、学位信息上报备案与归档,肄业证书、结业证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辅修证书的制作和发放。

7.负责辅修学士学位、第二学位管理,结业生返校重修管理。

8.负责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9.负责国内本科交换生的管理

10.负责教室借用分配管理。

11.负责教师本(预)科理论教学工作量核算。

12.负责教学校历制作工作。

实践教学科

工作人员:吴丽坤

办公地址:4号楼423

办公电话:027-67843811

1.研究、制定并落实实践教学相关制度和文件。

2.负责审定本科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与经费预算。

3.负责推进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4.负责本科实践教学相关项目的建设和管理。

5.负责本科实验教学环节的监督、协调与落实。

6.负责本科培养方案内实习实践环节的监督、协调与落实。

7.负责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监督、协调与落实。

8.负责开展本科实践教学相关评优评先、宣传总结、对外交流等活动。

9.负责本科实践教学相关数据的统计、上报与发布。

10.负责推进与完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与运维。

考务科

工作人员:万杭 郭凌云 黄伟

办公地址:4号楼421、409

办公电话:027-67843812/027-67843815

1.负责制定或修订课程考核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2. 负责期中、期末、辅修、新生入学和转专业等考试的组织工作。

3. 负责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统测、普通话水平测试、公务员考试和其它社会考试等组织工作。

4.负责组织课程考核试题库建设、评价与维护工作。

5.负责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相关课程的免修认定工作。

6.负责学生缓考办理工作。

7.负责课程考核专项检查工作,负责期末成绩复查工作。

8. 负责课程考试试卷印刷。处内有关文件或材料的印制工作。

8.负责线上考试平台的管理工作。

9.负责考风考纪建设相关工作,依法依规对考试违规违纪或作弊学生的处理。

10.负责对有关考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贯彻落实有关考试条例和监考守则。

评估督导科

工作人员:秦君 曲夏瑾

办公地址:4号楼411

办公电话:027-67844010

1.负责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学评估的评建组织工作,包括审核评估、专业评估、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2.组织开展学校内部本科教学评估,以及评估系统的建设。

3.组织开展本(预)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师德考评,进行评教结果数据分析与反馈。

4.组织开展全校督导领导同行听课工作,进行听课数据分析与反馈。

5.组织开展校级教学督导日常管理和队伍建设。

6.组织开展每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工作。

7.编制和发布每学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8.组织开展开学和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9.组织协调教学事故处理工作。

10.组织开展教学标兵和教学先进个人评选。

11.组织开展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队伍的学习、培训与交流。

12.开展教学质量保障相关培训和研究。

二、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1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

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国家级2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0%。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近五年,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815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97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79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49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2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70年来,累计培养了1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

进入*,启航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四个服务”办学要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中南民族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官网首页地址:https://www.scuec.edu.cn/j

中南民族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中南民族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中南民族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中南民族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中南民族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中南民族大学录取结果和通知书查询什么时候(网址入口)

中南民族大学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中南民族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中南民族大学新生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浴和卫生间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