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来源:新高考网

一、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教务处现任领导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职 位姓 名职 责联系方式
处长朱军
分管综合科caishuipeixun@163.com
副处长阚京华分管通识教育科kanjinghua@nufe.edu.cn
副处长陈志琴分管教务管理科、考务管理科chenzhiqin@nufe.edu.cn
副处长万兴分管教学研究科、中心建设工作wanxing@nufe.edu.cn
副处长赵昂分管实践教学科、负责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日常工作

综合科岗位职责及人员

孙大松(科长)

岗位职责:协助处领导做好处内外、横向及纵向事务的协调、联络、督办工作;负责各级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送、处理、归档等工作;负责教务处各类会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负责科室整体工作计划拟定与实施;负责制订本科教学信息化工作计划,推进教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总、整理教务信息化需求,解决教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负责各类应用的自主开发与信息安全工作;教务处软硬件平台技术总负责;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605

邮        箱:jwc@nufe.edu.cn

钱芳(科员)      

岗位职责: 协助制订本科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规划及管理制度;协助有关科室维护和完善各有关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数据;为有关科室的重点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学校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负责学校本科教学资源网的日常维护;负责组织学校本科教学资源网资源建设;为教务处信息化管理提供后台技术支撑,协助做好教务处资产管理、资产档案管理,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0

林雪(科员)          

岗位职责:协助制定学校教材使用和建设规划及有关规定和制度;协助做好教材建设基金的管理工作;负责教材征订并协助做好教材的招投标工作;负责教材发放;负责组织对使用教材质量的检查评估工作;负责组织自编教材、讲义、教学参考书、习题集、《本科教学一览》、《学生手册》等的出版、印刷工作;落实教材选用及征订计划;采购教材;根据各班级开课计划配备教材,购书款项核对、结算、汇款;学生领用教材档案管理;学生书费核对、收取、结算、清退;教材的发放、发售;各类账务处理;对所负责的各项工作做好档案管理。

办公电话:025-86718590

张斌(科员)

岗位职责: 协助有关科室维护和完善各有关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数据;为有关科室的重点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学校本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负责学校本科教学资源网的日常维护;负责组织学校本科教学资源网资源建设;为教务处信息化管理提供后台技术支撑,协助做好教务处资产管理。

办公电话:025-86718600

教务管理科岗位及人员

韩鲁峰(科长)

         岗位职责:学籍管理岗,学生入学、休学、复学、转学、学业预警、退学等学籍管理;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毕业生电子注册、学位信息年报、学信平台信息维护;毕业资格审核;有关学籍数据统计及填报;历届学历学位信息验证服务;办理学历证明;负责教务处分工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后勤事宜的具体组织处理,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3    

方定宝(科员)

         岗位职责:教务管理岗,负责拟定校历、组织执行教学计划、教学事故登记与上报、本科学生科研与创新奖励学分的审核与认定;协助组织教学周历的撰写与管理;协管对外合作办学;协管教务管理系统;监管教室使用与维修。各类免修、学分互认、境外合作培养学生资格及成绩认定审核;核算外聘教师、兼职教师等讲课费;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86718593

          邮        箱:jwc@nufe.edu.cn    

考务管理科岗位职责及人员

黄燕铭(科长)

岗位职责:考务管理岗,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法语四八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组织实施与成绩统计分析;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成绩系统管理与维护;组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86718591

邮 箱:huangym@nufe.edu.cn

史妹玲(科员)

岗位职责:考务管理岗,校内学生期末考试排考、试卷遴选、印刷、校对等管理及试卷库的日常管理;受理学生课程重修与补考申请,组织重修考试和补考考试的各项工作、考务工作及数据汇总、统计、上报;试卷管理;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86718591

邮  箱:jwc@nufe.edu.cn

刘芳(科员)

岗位职责:考务管理岗,校内学生期末考试排考、试卷遴选、印刷、校对等管理及试卷库的日常管理;受理学生课程重修与补考申请,组织重修考试和补考考试的各项工作、考务工作及数据汇总、统计、上报;试卷管理;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86718591

教学研究科岗位职责及人员

刘帅(科长)              

岗位职责:起草教务处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其他相关材料;组织学校本科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组织各级各类重点建设课程申报、评审及验收工作;组织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各级品牌、特色专业的申报、建设与验收工作;组织专业增设、调整及新专业学位授权评审;编制学校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协助处领导起草、修订学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文件;开展教学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2

邮 箱:zbk512@126.com

殷高平(科员)          

岗位职责:负责校级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立项、管理、检查、验收及校级以上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立项的组织与申报;组织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各类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估管理;负责组织学院(部)教学工作年度考核;负责组织开展教研室活动,并跟踪检查;负责搜集听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开展教学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2

邮 箱:zbk512@126.com

黄利智(科员)

岗位职责:负责本科培养计划的制(修)订和组织协调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制(修)订;年度教育教学奖励申报审核;组织各级各类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论文评选工作;组织实施本科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2

邮 箱:zbk512@126.com

苏倚天(科员)        

岗位职责:协助教学质量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和反馈,协助开展教学质量的专题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组织实施全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织开展学校本科教材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开展教学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2

邮 箱:zbk512@126.com

实践教学科岗位职责及人员

汤其成(科长)

岗位职责:协助处长制订全校教学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及实践教学体系;协助处长制订实验室建设及实践教学环节各项规章制度;协助处长编制实验室及实践教学各项经费预算与统筹规划工作;组织开展对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工作;组织开展对教学实验室日常检查、验收及评估工作;组织落实教学实验室开放工作;组织监督、检查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组织各类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实验项目申报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电话:025-86718604

邮 箱:tangqc@nufe.edu.cn

黄皓玉(科员)

岗位职责: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各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方针政策,制定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全校各类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协调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对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审批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如野外写生、社会调查等)的计划;组织申报各类校企合作及平台项目;负责大创系统、实习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协助承担部分教材管理职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电话:025-86718792

胥  悦(科员)

岗位职责: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组织制(修)订实践(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等实践性教学文件;组织开展各项校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负责上报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报表、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年度报告;协助分管领导处理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的各项日常业务及中心教务管理工作;负责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办公电话:025-86718792

通识教育科岗位职责及人员

周娟(科室负责人)            

岗位职责:1、协助主管领导起草、修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文件、制度,进行通识教育相关研究。2、负责通识课程外聘师资队伍建设,负责外聘教师的教学服务与管理;3、负责通识课程教学任务下达、排课、学生退补选等工作;4、负责筹备、组织通识教育名家讲坛、系列公开课、系列讲座、教师座谈会等;5、负责在线通识课程建设、教学管理、考试等工作;6、协助处领导组织通识教育新增课程评审工作;7、协助组织通识课程教学检查等工作;8、负责《通识教育学习手册》的修订;9、完成教务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电话:025-86718595  

邮箱:jwc@nufe.edu.cn

孔伟(科员)

岗位职责:1、协助主管领导起草或制(修)订有关通识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考试考核等文件、制度、办法;2、组织全校新增通识课程申报文件的起草下发、材料收集、咨询与审核工作,协助领导组织专家评审;3、组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检查、听课与评价工作;4、联络教学督导组,对检查评价情况统计与分析、总结发布,及时反馈与跟踪等;5、开展通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6、协助组织通识教育手册修订、教师座谈会、外聘教师管理等工作;7、完成教务处的助管勤工俭学的招聘、安排、管理、考核与评比等工作;8、完成教务处领导交给的报刊订阅、收发、借还管理等工作。

二、南京财经大学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2022年4月,“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学校进入“2022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前10。2022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3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800余人。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普通本科专业49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70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团队8个,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含培育点)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30余人次,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来,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321人次,获江苏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者4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江苏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30门,“十三五”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6个,“十一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

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子表现突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公共管理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农业科学”“工程科学”“一般社会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1个,首批粮油国标标准研究中心1个,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1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1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1个,江苏省中国*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中国*思想研究中心南京财大基地1个,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江苏省科普产品研发基地1个,江苏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8个。学校现代服务业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和2022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相关成果分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42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31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530项,7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2019-2022年,连续四年获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立项数量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前茅。2018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22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9项,课题层次明显提升。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202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高校优秀期刊,“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栏目获评2020年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栏目、华东地区期刊优秀栏目。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1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累计与79所海外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西学院,是新西兰高校在江苏省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埃克塞特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马尔堡大学、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交流平台。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对外贸易学院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学校2个本科专业、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入选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2022年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414人次在我校就读,其中学历生占比50.3%。学校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外籍专家聘请力度,每年派遣多批教师分赴海外访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十四五”期间,南京财经大学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加速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和“创新、特色、人才、开放、民生”五大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南财精神,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南京财经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jwc.nufe.edu.cn/

南京财经大学是好是坏 全国排名怎么样(最新)

南京财经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吗 有哪些重点学科名单汇总

南京财经大学是几本学校 是一本还是二本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南京财经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南京财经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