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江苏高考难不难

|来源:新高考网

通过各大家长群和社交平台反馈,2022年江苏高考试卷难度增大,今年江苏高考稍微有点难。

江苏高考难度怎么样,今年江苏高考难不难

一、江苏高考试卷解读和点评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6套高考数学试卷,包括全国甲卷2套(文、理科)、全国乙卷2套(文、理科)、新高考Ⅰ卷1套(不分文理科)、新高考Ⅱ卷(不分文理科)。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1、设置现实情境,发挥育人作用

高考数学命题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发挥数学应用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设置真实情境,命制具有教育意义的试题,发挥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

1.1 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情境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情境材料设置试题,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数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新高考Ⅱ卷第3题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举架结构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等差数列、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国甲卷理科第8题取材于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杰作《梦溪笔谈》,以沈括研究的圆弧长计算方法“会圆术”为背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设置社会经济发展情境

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实际为情境素材设置试题,如:新高考Ⅰ卷第4题以我国的重大建设成就“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运算求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建设成果,增强社会责任感;全国甲卷文、理科第2题以社区环境建设中的“垃圾分类”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9题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应用统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数据处理与数学运算素养也作了相应的考查。

1.3 设置科技发展与进步情境

选取我国科技发展与进步中取得的重要成就作为试题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时代特征,激发青年学生树立为国家服务、奉献科技事业的信念。如全国乙卷理科第4题,以嫦娥二号卫星在完成探月任务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成为我国第一颗环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为情境,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列、函数、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考衔接,发挥引导作用

2022年高考数学依据课程标准命题,深化基础考查,突出主干知识,创新试题设计,加强教考衔接,发挥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1 依据课程标准

高考数学命题贯彻高考内容改革要求,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进一步增强考试与教学的衔接。试题的考查内容范围和比例、要求层次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注重考查内容的全面性,同时突出主干、重点内容的考查,引导教学依标施教。试题突出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系统;注重本原性方法,淡化特殊技巧,强调对通性通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全国乙卷第21题考查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全国甲卷第20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新高考Ⅰ卷第16题体现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新高考Ⅱ卷第19题对统计与概率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考查。数学试题力图引导中学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

2.2 加强主干考查

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3种题型上都加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新高考Ⅰ卷第12题,要求学生在抽象函数的背景下,理解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导数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再如全国甲卷理科第19题,以学校体育比赛为情境,考查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的方法,体现了对主干知识的深入考查。

2.3 创新试题设计

高考数学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教学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选题的设计上,进一步增强选项的灵活性,突出对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考查。在填空题的答案设计上,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直观想象等素养作了深入的考查。

试卷创新结构不良问题的设计,有效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如新高考Ⅱ卷第21题给出3个条件,要求学生选取2个作为已知条件,证明另外一个成立,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有利于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考查。

3、加强素养考查,发挥选拔功能

数学试题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深入考查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设计,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1 加强思维品质考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试题通过突出思维品质考查,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全国乙卷理科第9题、文科第12题,研究球内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将问题转化为三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进而利用导数求解。新高考Ⅱ卷第8题对思维的灵活性有较高要求,在抽象的情境中发现函数周期性是问题的关键。全国甲卷理科第20题、文科第21题,考查直线、抛物线、三角函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中,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方法。

3.2 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的选拔性

数学试题通过设置综合性的问题和较为复杂的情境,加强关键能力的考查。新高考Ⅰ卷第22题重视基于数学素养的关键能力的考查,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层面都有所体现,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新高考Ⅱ卷第22题将函数、导数、数列与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函数、不等式思想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直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江苏高考今年语文作文点评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和去年一样,采用了全国新高考I卷。该卷的作文题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吴平评价: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全国新高考I卷)借用了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来命题,可谓是“妙手”之作。其妙就妙在以下五个方面:

1、这道作文题仍然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所选材料借用了围棋的三个术语,很是冷僻,让猜题押题者“望题兴叹”,有效避免了套作、背诵范文等企图走捷径的不良现象。

2、这道作文题可谓是深入浅出。初看题目,“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术语就让对围棋不甚了解考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接着看下面的解释说明,就会发现材料蕴含的道理却并不深奥:“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有了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发明创造。

3、这道作文题要求宽泛。考生自己选角度,自己定立意,自己选文体。考生完全可以根据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擅长,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当然,题目要求“明确文体”,就是说你确定写记叙文就要写成记叙文,确定写议论文就要写成议论文。

4、这道作文题让考生有话说。许多考生甚至有亲身经历的经验或教训,写起来有感而发,一般不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5、这道作文题坚持文道合一的原则,在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对考生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现在一些中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却热衷什么难题、怪题。而考生在完成这道作文题的时候,其思考、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三、江苏高考历年分数线汇总

历 史


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本科批476343339337333355342333328341343
特殊类型533284277281281325313301299311319

物 理


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
本科批417347345336331353344345338340345
特殊类型501313307285269315310312312312320

四、江苏高考难度相关文章

(1).2022年江苏高考难度系数会不会下降(今年高考难不难)

(2).2022年江苏高考难度怎么样分数线预测(江苏高考分数线2022预测)

(3).2022年江苏高考会难还是简单,今年江苏高考难不难

(4).今年江苏高考难不难,2022年江苏高考难度系数解读

(5).2022年江苏高考难不难比去年难还是简单(原创)

(6).2022年江苏高考难度系数怎么样,今年高考难不难

(7).2021年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8).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9).2021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

(10).2021年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有什么条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