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景德镇陶瓷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新高考网小编整理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网友评价、全国排名、基本简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到底怎么样,希望对大家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一、景德镇陶瓷大学怎么样(网友评价)
1、景德镇陶瓷学院里面的陶瓷专业全国最好。
2、上次到景德镇,就专门到陶瓷学院里转了转,感受了一下这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高等院校,里面的环境确实不错,除了一般高校该有的大树、图书馆、体育场馆和莘莘学子以为,还有他们的很多特色,比如校园内到处可见的陶瓷雕塑和艺术品。
3、看什么专业了,这个学校就陶瓷是特色,当然还有材料专业,其实可以算是配釉专业。
4、教学质量还是很好的,这点你完全可以放心。呵呵,欢迎你来我们学校哦。
5、现在的新校区环境很好,它建在市郊,是本科院校,交通也挺方便的!距市中心有半个小时的公交车程!可以说是景德镇本科最好的学校了!
6、住宿条件如何呢?谢谢~~ 研究生宿舍在湘湖校区,四人间,有电视网线等,条件还算不错。但是校园很大,宿舍离校大门口很远,需要使用自行车。
7、这个可想而知,景德镇陶瓷学院最好的专业是陶艺和雕塑。至于薪水,也是就工作城市和单位而定的。当然,会计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而且广东那边找工作还是很好找的,我有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是去那边的,发展也不错。加油吧!
8、我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专业的学生,这个学校还不错,不过还主要看你学习什么专业,艺术类和陶瓷类都是比较有名的专业,理科类得专业无机非金属和材料化学专业都是非常不错的专业。学校挺漂亮的,环境很好。宿舍是四人一间,有电视,有电话。
9、预科班也是在景德镇,那个学校还不错,改专业的话到大一下学期才可以,不用花很多钱,只要参加考试,通过了就可以换专业,哪里的空气都差不多。
10、景德镇陶瓷大学招生遇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本科一批招生没有招满,出现了大量缺额,其中,文科有21个缺额,缺额人数并不算多,缺额最大的是理科招生。
二、景德镇陶瓷大学全国排名
1、历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排名【软科版】
序号 | 学校名称 | 发布机构 | 发布时间 | 全国排名 |
1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22 | 294 |
2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21 | 305 |
3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20 | 290 |
4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19 | 437 |
5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18 | 485 |
6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软科 | 2017 | 451 |
2、历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排名【校友会版】
序号 | 学校名称 | 发布机构 | 发布时间 | 全国排名 |
1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22 | 207 |
2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21 | 220 |
3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20 | 251 |
4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19 | 261 |
5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18 | 268 |
6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17 | 265 |
7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校友会 | 2016 | 315 |
三、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同时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