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来源:新高考网

一、赣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综合科

职能:负责教务处日常行政事务,综合协调,办文办会,人事管理,经费管理,处办公室资产管理,印章管理,教材管理,文印管理,试卷管理,对外联络,工会工作,网站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及相关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平台管理,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长:屈红恩

办公地点:行政楼103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87

赣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传真:0797-8393687

教务科

职能:负责学校教学日历编制,教学运行管理,公共选修课与校际选修课管理,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管理,教室使用管理,校内外各类考试管理,重修管理,成绩管理,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长:相爱存

办公地点:行政楼107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27

教学信息科

职能:负责本科招生计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审查与编印;学籍与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学生证、徽管理,火车优惠卡管理,毕业生管理,档案管理;教学信息化管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长:温小琴

办公地点:行政楼111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27/8393629

实践教学科

职能:负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实习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体育艺术教育管理,产学研项目(含产学研协同育人、现代产业学院、虚拟仿真),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及成果认定等及相关制度建设,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106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82

教学研究科

职能:负责本科教学建设相关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考核与结项管理;牵头组织各级各类本科教学研究、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本科教学改革成果(项目、奖励等)认定,教研室管理及相关制度建设,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科长:邓乐君

办公地点:行政楼108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29

教师教育科

职能:负责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及相关制度建设(包括教师培训,青年教师达标考核,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教师教学竞赛及成果认定,教学业绩奖励统计等);师范专业认证,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及《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发放,普通话推广宣传与培训测试,名师讲坛,教师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及相关制度建设,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地点:行政楼110室

办公电话:0797-8393682

二、赣南师范大学简介

赣南师范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6月,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

学校现有蓉江、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0万余册。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67个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2个省双一流潜力学科)、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的高等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3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0余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博士生导师20余人;另有省“双千计划”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人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160余人。柔性引进了一批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其中“双聘”院士3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荣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获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育部“四新”建设项目、国家一流(精品)课程、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等,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学科为特色、文理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毕业生。近年来,在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屡获大奖,其中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金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团体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以及伦敦残奥会金牌、田径亚青赛银牌、全国田径锦标赛金牌等全国性奖励300余人次。一批校友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等荣誉称号。

学校建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有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办了全国高校首个专门研究红色文化的学术刊物《红色文化学刊》。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在中央苏区研究、红色文化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阳明文化研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血吸虫病防治新技术研究、竹基新材料技术研究、稀土镁合金功能材料研究、家具设计等领域形成了显著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依托江西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基地、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赣南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国学研究院和“教授博士服务团”等平台,积极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与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泰国等10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承建了我国在西非的首个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并获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受国家汉办委派赴亚、非、欧、美等四大洲11个国家的18所孔子学院开展文艺巡演活动。获批建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江西省首个教育部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近三年招收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近200人。

学校始终秉承“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培育形成了“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以“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文化。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17年11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目前,全校上下正以**中国*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发扬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争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总抓手,争创一流、进位赶超,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建设区域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奋发努力。 

三、赣南师范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赣南师范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https://jwc.gnnu.edu.cn/

赣南师范大学是好是坏 全国排名怎么样(最新)

赣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吗 有哪些重点学科名单汇总

赣南师范大学是几本学校 是一本还是二本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赣南师范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赣南师范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赣南师范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