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来源:新高考网

一、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职务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岗位职责

教务处

处长刘志军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30室

电话:84708098

Email:liuzj@dlut.edu.cn

主持教务处全面工作
副处长卢湖川办公室:创新创业学院406室

电话:84706720

Email:lhchuan@dlut.edu.cn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负责创新创业学院全面工作
副处长苗 军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4室

电话:84707325

Email:miaojun@dlut.edu.cn

分管注册管理业务工作
副处长王春鹏办公室:盘锦校区G01行政服务楼E206-1

电话:0427-2631957

Email:wangcp@dlut.edu.cn

分管盘锦校区教学事务办公室工作
副处长夏远景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26室

电话:84707810

Email:xiayj@dlut.edu.cn

分管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本科生国际化工作,任部门党支部书记
副处长吴 硕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7室

电话:84708941

Email:wushuo@dlut.edu.cn

分管教学研究、通识教育、质量管理、教材、语言文字工作
副处长刘 勃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2室

电话:84706268

Email:liubo@dlut.edu.cn

分管教务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学籍、考试、成绩和推免等工作,任部门党支部副书记
副处长宫文飞办公室:开发区校区信息楼413

电话:62274486

Email:gongwf@dlut.edu.cn

分管开发区校区教学事务办公室工作
副处长

(挂职)

齐 恒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7室

电话:84708941

Email:hengqi@dlut.edu.cn

协管信息化建设、拔尖创新培养工作

教务处教务管理科

科长王广琨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4

Email:wanggk@dlut.edu.cn

1.本科生学籍信息管理及维护

2.本科生毕业资格审查

3.第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进修生和结业生管理

4.本科学士学位分委会工作

5.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组织与管理

6.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件审核与发放

7.校内考试和补缓考安排,考试违纪处理

8.全国统一考试的组织工作

9.考试成绩管理与维护、在校生成绩单管理

10.专业大类(专业)招生计划制定

11.专业分流、转专业管理

12.推免研究生工作组织与管理

13.国内外交流生选派、接收、成绩转换管理

14.学业困难生建档立卡、精准帮扶

15.教务数据统计与分析

科员高 欣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4

Email:gaoxin@dlut.edu.cn

科员桑晓彤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494

Email:sxt@dlut.edu.cn

科员陈 郁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494

Email:chenyu@dlut.edu.cn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科长吴 迪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5室

电话:84708593

Email:wudi2012@dlut.edu.cn

1.跟踪教学改革动态,研究一流本科推进方案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

3.一流专业建设

4.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

5.新专业论证、申报与建设

6.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7.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

8.通识与基础课程建设与管理

9.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

10.一流课程建设

11.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奖评审

12.马工程教材管理

13.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规划与建设

14.国家和省市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管理

15.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与管理

16.教学成果奖、宝钢奖等教学奖项评审

17.国家和省市教学名师引育和评选

18.国家和辽宁省本科教学常态化数据填报

19.教育教学调研咨询组聘任及管理

20.学生、专家、领导、同行评教评学管理

21.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22.通识与基础教育教学规划与设计

23.通识核心课(含网络通识课)建设与管理

24.美育、四史、心理健康等课程建设与管理

25.全校公共基础课建设与管理

26.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科员张晓军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5室

电话:84708593

Email:zhangxj@dlut.edu.cn

科员王云龙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5室

电话:84708593

Email:wangyunlong@dlut.edu.cn

科员黄 琦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5室

电话:84708593

Email:huangqi@dlut.edu.cn

科员张 宇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5室

电话:84708593

Email:zhangyu1@dlut.edu.cn

科员于迎昕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23室

电话:84707326

Email:yuyx@dlut.edu.cn

科员孙文千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23室

电话:84707326

Email:sunwenqian@dlut.edu.cn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科长苗一迪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0室

电话:84708689

Email:miaoyidi@dlut.edu.cn

1.实验实践实习实训教学管理

2.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3.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

4.外语语音室、公共机房建设与维护

5.国家和省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6.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

7.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管理

8.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9.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

10.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

11.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赛事组织与管理

12.本科教育国际化

13.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计划

14.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

科员尹平凡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0室

电话:84708689

Email:abcde@dlut.edu.cn

科员王 欣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0室

电话:84708689

Email:wangxin@dlut.edu.cn

科员席 超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0室

电话:84708689

Email:xichao@dlut.edu.cn

科员唐 瑞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10室

电话:84708689

Email:tangrui@dlut.edu.cn

教务处注册管理科

科长齐 琦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42

Email:qiqi@dlut.edu.cn

1.学校校历、本科教学日历编制

2.本科生学期注册管理

3.本科教学任务的规划与编排

4.课程主讲教师聘任与管理

5.学期排课、选课工作和调课管理

6.学分学费和专业注册学费结算(决算)

7.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与绩效管理

8.本科教学课时绩效计算及发放

9.本科教室建设、管理与日常维护

10.智慧教室改造与运维

11.标准化考试指挥中心管理

12.本科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与运维

13.本科生开课、授课等数据统计与分析

14.教务处信息化工作与信息安全管理

科员时树胜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5

Email:shiss@dlut.edu.cn

科员徐德慧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5

Email:xudh@dlut.edu.cn

科员胡 萍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5

Email:huping@dlut.edu.cn

科员赵乙镔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8室

电话:84708595

Email:zhaoyibin@dlut.edu.cn

教务处办公室

主任郭亚茹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9室

电话:84708590

Email:guoyaru@dlut.edu.cn

1.教务文件、档案与公章管理

2.上级公文流转与督办落实

3.本科教学文件起草与印发

4.本科教学经费管理与课时绩效发放

5.本科教学工作年鉴编纂

6.本科教学宣传与公众号维护

7.教务处网站建设与维护

8.本科教学交流访问与会议组织

9.信访接待与财务报销

10.人员招聘、月度考勤、离退休人员管理

科员刘 启办公室:主楼西侧楼209室

电话:84708590

Email:liuq@dlut.edu.cn

二、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4444人,其中专任教师2889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人、讲座教授4人、青年学者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6人,国家“*”入选者36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5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8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68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048人,硕士生导师2444人,专任教师中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988人,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555人,初级专业技术岗位77人。学校现有学生总数44829人,其中本科生25396人,研究生总人数19433,其中博士研究生4659人(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443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15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生74人),硕士研究生14774人(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生655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564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202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378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育人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主校区设有21个独立建制的学部学院,开发区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盘锦校区设有3个独立建制的学院,另有3个专门学院(创新、国际、远程)和1所独立学院(城市学院)。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等19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等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91个本科专业,81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5个,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有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首批十所试点高校之一、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领域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20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化工、建设工程、装备制造、力学、信息科学、管理工程、数理等7个学科群,涵盖17个一级学科。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在软科、USNews等学科排名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位列国际第2位,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位列国际第19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国际第36位;2020年泰晤士中国学科排行榜有30个学科上榜,其中有6个A+学科和20个A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共有32个一级学科参评,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B+,8个);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1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在2016年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得1个A(工商管理)和1个A-(公共管理)。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绿色化学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智能控制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模塑建材制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1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2个辽宁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14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个全国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5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0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58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3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96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9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8.2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实体馆藏累计366万余册(件),累计订购95个平台267个数据库,其中中外文电子图书约175万册、电子期刊4.8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9.6万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流的智慧校园环境,三校区有线网、无线网全覆盖,校园一卡通通过刷卡、扫码、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实现身份认证、缴费和消费,并融入大连市公共交通应用功能,大工e站自助服务区全年为师生提供信息化自助服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先进水平。

学校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作为,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在“以我为主、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战略指引下积极参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67所海外知名高校、23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学校有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1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近年来每年派学生赴国(境)外长短期交流20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700余人,获批国家级外国文教专家项目近20项,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2020年以来,在校国际学生数1242人。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三、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s://teach.dlut.edu.cn/

考大连理工大学多少分 大连理工分数线排行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大连理工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大连理工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大连理工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