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沈阳理工大学招生专业名单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机器人工程 |
汽车与交通学院 |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能源与动力工程、装甲车辆工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经济学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法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俄语 |
装备工程学院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 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
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 |
建筑学院 | 建筑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
研究生学院 | ------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 ------ |
体育部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二、沈阳理工大学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
省级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
三、沈阳理工大学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签署了共建沈阳理工大学协议。2016年获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成为省局共建的国防特色院校。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4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43.55万册。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和大学生文体中心,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建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和辽宁省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及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16个学院(系、部),5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重点,突出国防特色,理、工、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具备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不断加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现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示范、改革试点和重点支持等专业19个,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5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663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86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6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次;省学术头雁、省领军人才、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兴辽英才计划”、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97人次;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465人,其中本科生1540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984人。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建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以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高校重大科技平台。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5个辽宁省重点学科,4个学科列入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不断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156项,其中纵向项目386项,横向项目770项,科研到款1.56亿元。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等型号及预研项目3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奖项13项。获得授权专利421件,发表SCI、EI学术期刊论文5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