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联系方式有哪些 办公室常用电话汇总

|来源:新高考网

一、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联系方式

教务处工作职责与联系方式:

处长 -分管工作:全面负责教务处工作

副处长-分管工作:负责选课与考务中心、教务科、教材科、文印中心及信息化管理工作

副处长-分管工作:负责教学研究科、教学信息与质量评估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工作

上海电力大学教务处联系方式有哪些 办公室常用电话汇总

副处长-分管工作:负责教学实践科、创新创业中心工作

教务处下属十个科室:教务处综合办公室、教学研究中心、选课与考务中心、教务科、教学信息与质量评估科、教学实践科、教材科、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新创业中心、文印中心。各科室主要职责、办公地点及联系方式如下:

1.选课与考务中心

工作职责:

(1)负责每学期教学任务的安排工作;

(2)编制全校教学课程表(即开课目录);

(3)负责选课各项工作;

(4)教室的使用管理;

(5)负责学生的考试组织工作;

(6)负责全国大学生外语四、六级考试和专业外语四、八级考试;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的考务工作;

(7)普通话考试工作;

(8)负责上海高校间跨校协作教学的组织、报名等工作。

办公地点:杨浦区长阳路2588号行政中心1106室(杨浦校区)

 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09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087(临港校区)

2. 教务科

工作职责:

(1)负责学生学籍变更、转专业、学籍预警等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

(2)组织一年级学生转专业安排管理工作;

(3)负责毕业生的毕业和学位数据统计、汇总、核查、上报及电子注册等工作,并组织毕业和学位照片及证书的制作及发放工作;

(4)负责教师成绩录入管理、学生缓、旷考名单录入、学生成绩管理维护工作,并接待学生成绩单打印;

(6)出具并审核在校生和历届生出国及证明等需用的中英文成绩单证明、学历证明等工作;

(7)负责上海高校间跨校协作教学的教学管理等工作。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09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086(临港校区)

3.教学研究中心

工作职责:

(1)组织新专业的申报、检查和验收工作;

(2)负责全校专业建设的管理工作;

(3)负责国家级、省市级各项教学专项项目的申报、管理工作;

(4)组织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

(5)组织专业教学执行计划的编制、下达、反馈和完善工作;

(6)组织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校历编制,学生修读课程的信息描述与证明等;

(7)负责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的立项、实施、验收工作,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引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

(8)组织评选各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优秀主讲教师等教学类评奖工作。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16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104(临港校区)

5.教学信息与质量评估科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教学质量检查、考评、考核与反馈工作;

(2)组织学生评教、收集和汇总教学状态并进行总结分析;

(3)对全校各级各类考试成绩的分析;

(4)策划和组织教学评估工作;

(5)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的撰写工作。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16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104(临港校区)

6. 教学实践科

工作职责:

(1)负责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规章制度的制定;

(2)负责对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与检查;

(3)负责制作并发放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证书,编撰当年的优秀论文集;

(4)负责每学年学生实践教学经费的核算;

(5)负责日常实验教学的管理,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实验项目、中心、平台;

(6)负责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和推进工作;

(7)负责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试点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8)负责协调中本贯通专业的申报工作,并进行质量检查;

(9)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

(10)负责开展校企产学合作,拓展学生实习基地,负责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12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082(临港校区)

7.教材科

工作职责:

(1)负责全校春秋两季教材的征订计划、预定、采购、保管、发放、核算工作;

(2)收集教材信息,了解出版动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有关教学单位和人员;

(3)负责组织全校自编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的印刷;

(4)负责教材的日常管理;

(5)负责确定每学期各学生的教材预收费标准;

(6)负责每学期各学生教材费的结算。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12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021-61655085(临港校区)

8.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工作职责:

(1)制定我校教师分阶段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发展规划;

(2)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平台,保障教师教学培训正常开展;

(3)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培训工作,通过国内高校(校内、校外)培训、国外培训、企业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非学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制定教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对教师培训进行管理与考核;

(5)配合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工作,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工作;

(6)建立教师教学档案,为教师的考核、晋升、激励等提供依据;

(7)组织教学研讨、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8)配合开展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工作。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128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61655089(临港校区)

9.创新创业中心

1、负责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2、负责市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立项、管理与实施;

3、负责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及管理;

4、负责创新创业类工作奖励与积分工作;

5、负责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6、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与落实

办公地点: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学术中心212室(临港校区)

联系方式:61655081(临港校区)

二、上海电力大学简介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学校获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构建“一网两侧”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3.47%。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称号等国家级人才5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7人,上海市教学名师、曙光学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12人,上海市育才奖38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38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5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拥有上海市IV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7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1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成为我校首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13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973”“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500多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59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合作组织会员单位。现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副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加入联盟,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成立了“中葡文化交流中心”,为学校师生与葡语系国家的文化交流搭建桥梁。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的能源电力企业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越南、老挝、蒙古等28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4%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明显增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成效初现,优势学科更加突显,主要可比性指标再上新台阶,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到2035年前后,优势学科进入一流学科行列,办成中国知名的地方高水平大学。

走进*,学校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扎实推进综合改革,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在所有上电人的共同努力下,迈步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飞跃。

三、上海电力大学相关文章分享

上海电力大学教务系统登录入口:https://jwc.shiep.edu.cn/

上海电力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上海电力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上海电力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上海电力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上海电力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上海电力大学录取结果和通知书查询什么时候(网址入口)

上海电力大学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上海电力大学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  

上海电力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有哪些,附专业排名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