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来源:新高考网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61800076、61800076、61800078、61800088、61800077、61800089、61800081、6180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一、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

门牌号名称人员职务工作范围办公电话
215处办公室胡一梅处长整体协调、教学建设61800076

 

215

 

处办公室

陈 林
副处长教学运行、专业认证、非医类实践

 

61800076




 

211

 

处办公室

于红艳副处长                 评价、督导

 

61800078

周思远副处长实习、技能竞赛、考务

 

218

 

 

 

教务科

 

 

 

卢君蓉

 

 

 

科长

学籍、证书管理

 

61800088

学籍异动

 

219

培养方案、教学任务

 

61801056

成绩管理
221选课、排课、调停课61800082

 

 

217

 

 

考务中心

 

 

杜芸莹

 

 

主任

课程考试、中医经典考试

 

 

61800077

课程考试
专项考试、平台管理

 

214

 

实习科

 

胡明勋

 

副科长

实(见)习

 

61800089

一体化班、技能竞赛
实(见)习

 

213

 

教学建设科

 

杨 帆

 

科长

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61800081

教材管理
209综合科欧阳静科长内务管理、党支部工作61800075

二、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简介

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考核、教学质量检查等。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包括学籍登记、学籍变动、学籍档案管理等。此外,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考试管理工作,包括考试安排、考试监考、考试成绩管理等。

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招生、入学、就业、毕业等。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包括教师的招聘、聘任、调动、考核等。

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学校的财务收支、财务报表、财务审计等。教务处还负责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成果的评价等。

教务处是学校的重要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等工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98门;省级各类精品示范课程75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首届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8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6部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

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45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06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7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

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21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1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s://jwc.cdutcm.edu.cn/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211还是985大学 附全国211和985大学名单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什么样大学 国内排名第几(全国第229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吗 还是二本呢

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中医药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西南科技大学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枣庄学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曲靖师范学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沈阳师范大学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