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语文作文真题审题【怎么写】
对于天津的考生们来说,多阅读一些优秀的高考作文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会有所帮助。下面是新高考网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1:阅读的三重境界
人生天地间,总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而阅读,则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阅读分为若干种,绝大多数人的阅读属于消遣性阅读。这种阅读的目的就是打发时间,说得高雅点,是让时间不至于白白流逝。浏览网页,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解一些热点新闻,搜集几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异事,瞅瞅又有几个老虎被调查……边看边乐,然后与志同道合者大摆龙门,是很惬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闲人们的阅读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阅读有相当的比重也可归入此类,我们青年学子,有时也愿意做这些消遣性的阅读。为的是放松放松,调剂一下有些枯燥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消遣”是个中性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归入褒义,毕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这总比无所事事、无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阅读的第二重境界,我称之为充电式阅读。这种阅读有明显的现实“功利性”,颇有现趸现卖、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以我为例,该交综合性研究作业了,我才上网搜索相关的材料,包括成本的书、杂志,相关论文,然后挑灯夜战,快速扫描,从中筛选自己用得着的矿石,冶炼、提纯,最终形成自己的产品。这样的阅读,效率高,印象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感觉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视的目的,其效果却是长久的,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我们成长的台阶。
听说大多数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阅读大都含有某种“功利性”。这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将这些信息合理转化,切忌生搬硬套,机械照搬。否则的话,这种阅读就成了鸦片,副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阅读,或者叫心灵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个人的兴趣所在,阅读的过程,也是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过程。据说,这样的人,看经典的影视作品,会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与剧中人的命运相喜悲;看喜欢的文学名著,常常会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还没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鲁迅说过,要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卢梭则强调,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读什么书和怎样读的问题,明乎此,力行之,便会臻于大境界。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2:落后与退步
人,生而向往优秀。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终日浑浑噩噩,那么你的起点有多高,就会跌多惨。同理,如果你没有优越的出身,殷实的家境,你就更应该努力。不要让别人把你远远的甩在后头,因为落后是要挨打的。
看看日本,为何它总是如此嚣张?它一直如此嚣张嘛?因为它一个小小岛国,却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它不一直如此嚣张的,当时的日本也被美国的铁甲舰撞开国门,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屈辱条约,因为那时的日本太弱小,太落后。再看我华夏也曾是东方霸主,却因为闭关锁国,贪图安乐,遭受列强的践踏。因为那时的中国太弱小,太落后。而今,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世界地位也日渐重要,所以没人再敢小瞧咱们了。这都说明,落后就要挨打,而强大才能得到尊重。
作为一名学生,学业自然是我们目前的第一要事。成绩也显得日渐重要。因为好成绩就意味着外界的赞许??老师的欣赏,家长的夸赞,同学的钦佩。但辉煌的成绩是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已经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就,那你就会一次次倒退,最终被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而落后是会“挨打”的。“挨打”不只是外界的作用力,你自己也会给自己压力。
有些人“挨打”后,会奋发图强。这样的人即使原先的成绩并不突出,在努力之后也会渐有起色,并且会得到外界的赞许。而有些人则会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但人生只有一次机会,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你,真的甘于屈居人后嘛?
不论是国家间的竞争,还是学业上的较量。落后,就要“挨打”!
别犹豫,别停顿,让我们快马加鞭向前奔去吧!
2017年天津高考作文范文3: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需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知识、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必然离不开生态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