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录取结果公布查询时间什么时候出来

|来源:新高考网

志愿填报结束后,考生都很关注今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公布,本文新高考网根据往年的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录取结果公布时间整理了相关知识。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录取结果公布查询时间什么时候出来

一、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录取结果公布查询时间

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录取结果公布查询时间预计在高考志愿填报后的12-15天内公布,考生可以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如果长时间未查询到录取结果考生可以致电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招生办电话,人工查询。

二、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有哪些好的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

三、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转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转专业规定

转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报名条件

本次转专业分第一轮和第二轮。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第一轮申请转专业。

1、学年学习成绩列原专业全年级前15%的学生,且无纪律处分、现无不及格课程(截止至2020年8月15日),可申请转入学院医学类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三个专业),且先于其他学生录取。

2、同时申请填报的专业志愿为分年级分专业填报,同一专业降级和不降级视为两个志愿,可同时兼报。2019年级口腔医学专业班级人数已满,此次转专业不开放平转名额。

3、专业之间应补修课程学分达到24及以上的应降级就读。根据专业各课程认同情况表显示,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口腔医学、麻醉学、法医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眼视光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专业应补修课程学分未达到24,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可平级或降级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习,故第一轮可同时填报五个专业志愿;与临床医学专业相比,中医学、护理学、日语、英语、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补修课程学分达到24及以上,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只能降级转入临床医学专业,故第一轮只可同时填报四个专业志愿。

4、在第一轮转专业录取(包括征求志愿)完成后,学院将分别计算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三个专业是否有剩余名额。如有剩余名额,学院将根据此专业转出情况,第二轮报名时将转出的名额计入到此专业可容纳名额中;如无剩余名额,第二轮报名时将不再增加转入此专业的可容纳名额。学院将根据第一轮转专业学生转出情况重新计算其他各专业可容纳人数,开放第二轮报名。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

(二)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在第二轮申请转专业。

1、学年学习成绩列原专业全年级前50%的学生,且无纪律处分、现无不及格课程(截止至2020年8月15日),可申请转入学院所有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三个专业的剩余名额)。学年学习成绩列原专业全年级前30%的学生先于其他学生录取;第一轮已入围拟转入专业的同学,不再参加第二轮报名。

2、2020年级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方向)专业继续开放20个降级转专业名额[注:2017年级开始,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方向)专业不再与附属康宁医院签订协议,亦不享有附属康宁医院的任何补贴]。

3、申请转入非医学类专业(包括英语、日语、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原则上不设学年学习成绩限制。

4、学生如不适应在原专业学习或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可申请转入我院其他专业,但原专业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应不低于申请转入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

5、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最多可同时申请填报五个专业志愿(分年级分专业填报,同一专业降级和不降级视为两个志愿,可同时兼报);

(三)凡符合上述转专业条件的学生,取得报名资格。所有2019年级学生在报名期间网上申请报名,逾期不接受其他形式的报名;

(四)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最多可同时申请填报五个专业志愿(分年级分专业填报,同一专业降级和不降级视为两个志愿,可同时兼报);按照平行志愿原则,报名填报的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五)转专业考核办法中成绩的计算和排序以招生专业(或类)学生第一学年学习成绩的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其中公共选修课成绩不计入。上一学年降级转专业的学生不得再转专业,也不计入专业总人数和排名。

考核办法与录取

1、考核过程将严格遵循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考核综合成绩共包括四部分内容,详见下表:

编号内容组成分值比重计算方式

1

专业成绩排名

65%

公式:65×[1-专业排名/该专业人数]。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65分。

2

大学英语等级成绩

5%

1、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合格:425(含)--550(不含550)分,得分为3分;

2、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优秀:550分及以上,得分为5分。

3、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以上(含)得5分。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5分。

3

专长(论文、学术科研成果等)

5%

1、获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一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排名第1),得分5分。

2、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或二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排名第1),得分为3分。

3、获校级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或在二级以下(不含)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排名第1),得分为1.5分

备注:论文级别按照温州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处公布的最新论文级别认定标准,学生为第一作者单位必须为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5分。

4

面试考核

25%

由面试考核小组评分。
本项目最高得分为25分。

2、面试考核小组成员由学院转专业考核小组确定。

3、初审合格,面试考核分批次分别进行:

第一轮为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15%的学生;报名学生按综合成绩排序;第一轮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15%的学生录取完成后(包括征求志愿),再进行第二轮。

第二轮为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50%的学生;报名学生按综合成绩分别排序。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30%的学生录取完成后,再录取学年学习成绩位列原专业全年级前50%的学生。除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精神方向)、口腔医学、麻醉学专业外,若申请某专业的人数(含申请的所有志愿)少于或等于该专业可容纳人数,符合条件的可不组织面试,直接录取。

4、录取原则:转专业录取分批次进行,遵循成绩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按考核综合成绩排名,进行逐个录取。

5、对申请转入非医类专业的学生,在资源允许情况下,原则上尊重学生的专业志愿选择。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

1、部、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学院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如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普通高校专升本、单考单招、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类型招生者;

2、本科生入学未满一学年者;

3、本科三年级及以上者;

4、因考试作弊受处分者;

5、正在休学或者保留学籍者或应作退学处理者;

6、从外校转入者;

7、无正当理由者;

学院范围内转专业程序和规定

1、教务部根据在校生班级人数和2020年招生数拟定2019年级和2020年级各专业的转专业拟接收计划数,在征求各系部意见的基础上,学院讨论确定各专业可容纳转入人数。专业容纳人数可能会随新生报到情况和本次转专业等异动情况发生变化。

2、实行转专业网上填报。学生登陆仁济学院教务部转专业系统网址填写转专业报名,家长意见、个人签字及其他附件材料均以照片形式上传至网页。

3、教务部于开学三周内审核学生的基本信息及转专业资格,确定面试入围人员。

4、学院成立转专业考核小组,制定转专业考核办法、考核标准及分值等。开学第一周成立考核面试小组并于第二周组织统一面试。根据考核综合成绩排序确定转专业名单,并报学院审批。学院审批后将结果通知各转出或转入学部,并在学院网上公示转专业学生名单。

5、转专业学生按转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学生转专业后应办理学分转换与成绩认定的手续,同一名称课程学时内容相似率达到70%者不需补修。未修课程或课程学时内容相似率低于70%者应补修。应补修学分达到24及以上应降级就读。由于多校区之间引起的各种修读问题,由转专业学生自行考虑解决。

6、转专业学生填写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公选课成绩认定与替代申请表》。教务部确认可认同课程和需补修课程。

7、公示合格的学生将正式转入新专业学习。教务部起草转专业文件,由学院发文。

四、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相关文章

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高考各专业最低分和录取位次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附文理科投档线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 全国排名多少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好考吗,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多少分可以报考上

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及招生专业目录人数

2021-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校历开学时间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是几本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样,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好不好真实评价

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有哪些学院和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高考各专业最低分和录取位次排名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什么专业最好 附王牌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附文理科投档线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排名最新排名 全国排名多少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好考吗,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多少分可以报考上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及招生专业目录人数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校历开学时间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是几本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怎么样,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好不好真实评价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有哪些学院和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