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高考志愿升梯度填报法

|来源:新高考网

今天从一家比较权威的教育类网站读到一篇题为《高考志愿填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的指导志愿填报的文章。文章不长,但是怎么看着这么别扭

第一,脱离了考生定位谈梯度没有意义

北京今年第一年实行只有两所学校的平行志愿,就已经有不少专家提出一种理念,1A可以冲高,只要1B与1A之间保证一定的梯度就能防范风险。还有人把这种操作模式进一步“规范”为两所平行学校之间的梯度值为10-20分,也有更“保守”的说要到30分。晨雾发现这种说法已经在误导考生和家长了,晨雾写了一篇《两所学校的平行志愿-- 1B必保是死原则》,专门给出案例分析反对脱离了考生定位去大谈什么梯度。

目前考前报志愿的北京和上海已经结束,其他省区的志愿填报在高考之后进行,而且可选平行志愿一般不止两所,填报志愿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是同样存在先自我定位,再选校的问题,自身定位之后才谈得上梯度。文章《高考志愿填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通篇不提考生定位,不知道其所谈梯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荒唐的升梯度填报

退一步讲,假设考生定位已经做好了。那么就可以有升、降、平3种梯度法可选吗?没错,确实是这样。但是这三种梯度法选择的结果是什么?对于降梯度填报我们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常规的考虑,我们不去讨论。对于平梯度或者说局部等梯度填报,这也是可以理解。因为可选平行志愿多于三所,考生对某一层次的高校独有情种,完全可以在局部采取等梯度填报。例如A选择清华,B选择北大,C选择上交,D选择……,A与B基本是等梯度,当考生成绩处在清北边缘位置,这样填报如果考生成绩能达到清北之中今年较低的哪所,就能实现清北梦。但是像北京这种只有两所平行学校可选的,我们还是建议慎用等梯度法。

让我们不可理解的是所谓升梯度填报。就是平行志愿的几所学校中,把低的放在前面,高的放在后面。让我们看一看原文作者如何解释这种升梯度填报?

“升梯度法选报志愿,风险较大,即A志愿不被录取,其他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但有时会有少数名牌学校,因报考者少,当你的分数又有竞争力时,此种选报志愿法,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仅适用考分有一定优势,本批录取不了,又有把握被下批较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

不知道您读了这段话如何理解作者的本意?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来理一理这种思路能产生什么样的良好效果?比如说正常的降梯度填报应当是A清华,B上交,C……。A清华能提档最好,A清华不能提档则B上交就有可能提档。而升梯度填报则是A上交,B清华,C……。常规情况如果A上交能提档最好,如果A上交不能提档B清华就更没戏。可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有时会有少数名牌学校(比如清华),因报考者少,提档线可能会低于上交。当你的分数达不到A上交的提档线,你却“又有竞争力”达到B清华,反而被清华提档了。于是乎,此种选报志愿法,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读到这里您也许说:这怎么可能?我不希望我们在这里纠结。我们就顺着原作者的思路假设:可能。假设今年清华就是爆出冷门低于上交。这样填报不就是“歪打正着”达到了最佳效果了吗?我只想反问一下,假如我们不采用这种所谓的升梯度“妙计”,我们仍然采用常规的降梯度思路,A清华,B上交,C……。而清华刚好爆了冷门提档线比上交还低,我不是也照样能被清华提档吗?同样达到了目的。真不知道这“妙计”妙在何方?

原作者对升梯度法解释的后面一句话就更令人费解了:但这种方法仅适用考分有一定优势,本批录取不了,又有把握被下批较理想学校录取的考生。我们不知道这种考生优势指的是什么?就是具备本批次录取不了但是有把握被下一批次理想学校录取。这样就在本批次故意“捣蛋”,按照顺序逐一升高,以此达到本批次落榜被下一个批次理想学校录取的目的吗?既然这样,何不干脆放弃本批次填报,直奔下一个批次的理想学校?

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都看不出升梯度填报方式存在的意义。不知道这些专家们是怎么想的?这篇文章还不是转载,而是该网站原创。

第三.应当怎样考虑升、降、平3种梯度填报法

在确定了考生定位的情况下,先选择一所低于考生定位(至少不要高于考生定位)的高校放在最后顺序位置作为保底高校,在平行志愿可选学校较多的省份,可以选择两所保底学校。

然后在保底学校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具体情况从下向上逐步“升”梯度选校,放在首位的最高学校可以考虑考生超常发挥能够得着的学校。如果从上向下看,这就是降梯度填报。这是我们所大力提倡的。

在降梯度填报的基础上,在平行允许可选学校较多的省份,如果考生分数层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在某个局部采取“平梯度”填报,填报一组提档分数层次接近的学校组,例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等。“平梯度”填报是可以在局部选择的,但是对多数考生一般不宜倡导。个别考生出于个人原因所有平行学校全部“平梯度”填报则一定要慎之又慎。

至于高考志愿升梯度填报法,则没有任何意义。无论在局部,还是在全局都不倡导。因为它不能给考生带来任何利益。

高考志愿升梯度填报法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栏目全面指导考生根据各省高考政策填报志愿,有效指导考生理性填报志愿,确保您报考理想院校的同时及时掌握高考动态。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附表)

高考志愿填报:本科重在选大学 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学风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