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网址系统入口及填报方法

|来源:新高考网

高考模拟填报,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整个操作的流程和细节,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样将来实战时才不会犯错。高考模拟志愿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德智体美等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也不要偏低,偏低会影响将来的发展,造成遗憾。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贵州高考模拟志愿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

一、2020年贵州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网址系统入口

由于以下信息来自于2019年贵州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可先查看。

2019贵州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模拟演练系统入口网址:

www.eaagz.org.cn 

2019年贵州省高考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官网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填报,考生凭网上报名时所用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及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贵州省教育厅官方网站

打开浏览器进入 www.gzsjyt.gov.cn,“办事服务”??“考生成绩查询”,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查询。

三、贵州省教育厅政务微信

关注“贵州教育发布”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guizhou_edu),进入“服务窗口”??“考生成绩查询”,点击“成绩查询”,即可查询。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打开浏览器进入 http://gkzy.eaagz.org.cn,正确输入个人信息登录成功后,点击“成绩查询”,即可查询。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网政务微信

关注“省招生考试院”官方认证微信公众号(gzszsksy),进入“信息查询”??“考生成绩查询”,正确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查询。

手机短信群发

省招生考试院还将通过手机短信群发方式主动发送高考成绩到考生本人报名填写的手机上,请广大考生注意查看。

二、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指南

一、志愿模式多样化

目前,在填报高校志愿时,全国共有4种模式,分别是顺序志愿、完全平行志愿、部分平行志愿及实时动态志愿。主要特点如下:

顺序志愿模式是指每个批次下设有不同投档时间段的几个志愿,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高校。顺序志愿填报方式的特点是“志愿优先、依照分数”,把考生的高考志愿作为录取投档的第一要素,最大程度地满足考生的志愿要求。目前黑龙江、青海采用这种志愿填报方式。

完全平行志愿模式是每个批次只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集院校志愿,每个志愿可以填报若干个学校志愿(通常以A、B、C排序,称为A院校、B院校、C院校)的填报方式。完全平行志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省级招办按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分数高的学生先投档。具体某一个学生投档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够A院校提档线;如不够,再看B院校;如此类推,直到检索到考生分数符合的志愿院校后,将其投档至该院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的其它志愿。

部分平行志愿模式是指在一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只能报一所高校,后续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高校,又称“小平行”志愿,可以说是传统的顺序志愿与平行志愿的结合。目前北京、甘肃、山东等省份实行的是这种志愿填报模式。

实时动态志愿模式是由省级招办规定一定分数段的考生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同时可实时查询到所报学校、专业的学生人数及各自的投档分数,并能根据报考态势的变化实时调整自己的高考志愿决策。该模式仅在内蒙古实行。

二、大同小异填志愿

面对类型多样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家长不必苦恼,高考志愿填报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不同志愿模式在填报时的大同小异。

1.志愿填报的大同之处

无论哪种志愿填报模式,也不论填报学校志愿,还是专业志愿,有两个共通的基本原则:一是第一志愿至关重要,二是合理拉开梯度。

(1)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对于顺序志愿及部分平行志愿模式,如果报考第一志愿的考生上线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生源充足,学校一般不再录取第二、第三志愿考生,除非单独预留二志愿的招生计划;对于平行志愿模式,虽然大部分省份会设定一个征集志愿的机会,但因为考生在一志愿可以填报好几所平行院校,90%以上的院校和专业在一志愿录取阶段都能完成招生计划,就不再进入征集志愿行列。从高校角度上看,各个院校都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这样的考生到校后专业情绪较少,能够安心学习,成才可能性大。因此,考生需要慎重填报第一志愿,若第一志愿填报不当,不仅可能不会被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录取,甚至可能落榜。

(2)拉开梯度必不可少

一般来说,形成梯度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种是人为因素,各高校在制定当年招生政策时,会详细说明院校及专业的录取级差。

院校志愿级差主要是部分高校在接受二志愿高分考生时,对于二志愿录取分数的要求。比如北林大今年在京预留了12个计划,在第一志愿已经录满的情况下,用于接受高分二志愿考生,要求和一志愿的分数级差在50分以上。

专业级差是部分高校在录取专业时采取的一种录取原则,以北林大为例,专业级差为3、1、0,即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之间的级差为3分,第二专业和第三专业之间的级差为1分,后续专业之间无级差。考生所报的第一专业不能被录取时,减去3分,插入考生队列中重新排队看能否被第二专业录取;若第二专业依然无法录取,减去1分看能否被第三专业录取;以此类推。

另外一种是自然因素,知名高校或热门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高,报考人数众多而录取分数较高,反之则较低。院校之间、专业之间自然形成比较明显的梯度。

因此,考生在报考院校及专业志愿时一定要从高到低拉开档次,形成梯度。一般说来,梯度越大,录取的可能越大,但梯度太大又容易使志愿报得太低,造成所谓的分数“浪费”,故在拉开梯度的同时须保持合适的梯度。

2.志愿填报的小异之别

对于不同的志愿模式,除了大同之处,还有各自的小异之别,在填报志愿时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顺序志愿及部分平行志愿模式的省份,第一志愿要慎重填报稍微保守,以进学校为目的进行选择。报考时除了要参考意向院校近几年的录取情况,还要将模考成绩和高考成绩作为参考的主要依据。对于完全平行志愿省份,在填报时,可以稍具冒险精神,按照“第一院校冲一冲,第二院校保一保,第三院校稳一稳,还有机会垫一垫”的原则填报。对于实时动态志愿模式的省份,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信息收集的准备工作,合理划定适合自己分数及兴趣的院校及专业范围,报考期间密切关注省级招办实时反馈的志愿报考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分数资料哪里找

报考志愿时,各高校各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一般而言,这些资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一是高校招生网。各高校招生网上一般会公布往年的录取情况,高校提供的数据比较准确,参考价值也很大。二是高校招生宣传材料,各高校每年都会准备一些纸质的招生宣传材料,用于邮寄给中学或者参加一些招生咨询活动。招生宣传材料中一般会包含招生计划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等信息。三是省(市)招办提供的报考志愿相关材料,比如北京市招办每年给考生发放的《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俗称“大本”)。这些官方数据有一定权威性,参考价值大。有些省(市)招办提供的数据里面可能会包含一些特殊类型学生的录取分数,要注意筛除。

目前有很多媒体为吸引眼球,会转载各个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转载之后的数据可能会出现错误或者不能做到实时更新,容易对考生形成误导,因此考生要注意数据来源。

四、细节问题要注意

考生在参考往年录取分数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问题。

1. 加分是否认可。各高校对于省(市)招办规定的政策性加分认可范围不一样,考生需要提前了解。以北林大为例,我校在提档进学校和录取进专业时都认可政策性加分,实行一加到底的政策;而很多高校实行加分提档,实考分进专业的情况。

2. 有无小分要求。有些院校或者专业在录取时除了按照高考总分录取外,还有单科的分数要求。比如,考生要了解报考院校的语言类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对英语成绩是否有最低要求,还要了解一些理工科专业对数学、物理是否有要求等。

3. 同分如何比较。考生还要了解同分情况下的录取原则。既要了解各省(市)级招办的政策,如江苏省每年同分的考生比较多,省招办在同分投档时有一定的规则。还要了解各高校的相关政策,比如北林大招生章程中规定“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实考分数高的考生、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及学科竞赛、科技发明创造、体育比赛获奖的考生” 。

三、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相关文章推荐

2020年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贵州高考志愿能填几个

2020年贵州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http://www.eaagz.org.cn

2019年贵州高考征集志愿降分补录填报时间安排

贵州高考什么时候填报志愿,2019年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2019贵州高考本科志愿可以填报几个,贵州本科志愿设置填报时间

2019贵州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及征集志愿补录大学名单

2019年贵州高考志愿填报批次设置及填表时间网址入口详细说明

2019贵州高考志愿平行志愿第一志愿怎么填及填报方法指南

2019贵州高考本科批次补录征集志愿录院校名单及录取分数线排名

2019贵州高考专科补录征集志愿时间及补录院校名单及排名

贵州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时间,贵州高考提前批录取结果公布时间

贵州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贵州高考志愿能填几个

贵州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贵州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贵州高考分数线预测会降吗,今年分数线会不会下降

贵州高考考试日程安排,贵州高考安排各科目时间

贵州高考使用什么试卷,贵州高考是全国卷几

贵州高考科目及分数,各科目多少分

贵州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http://www.eaagz.org.cn

贵州高考总分多少分,贵州高考满分多少分

贵州高考体检时间和项目附体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