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北京高考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269名;

2、在天津高考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6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427名;

3、在内蒙古高考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73名;

4、在吉林高考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29名;

5、在黑龙江高考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2名;

二、历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5000元,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37 3460
2 (5000元,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43 3269
3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北京 文科 625 868
4 (5000元,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 -
5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天津 综合(不限) 667 2487
6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天津 综合(不限) 669 2427
7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天津 文科 600 497
8 (语种:不限)(口试: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天津 综合(不限) - -
9 (办学地点主校区)(收费标准5000元/年)(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学制四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内蒙古 文科 600 448
10 (办学地点主校区)(收费标准5000元/年)(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学制四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内蒙古 文科 625 326
11 (办学地点:主校区)(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内蒙古 理科 615 2173
12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内蒙古 文科 561 622
13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吉林 文科 587 595
14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吉林 文科 603 541
15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吉林 理科 626 2395
16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吉林 文科 557 829
17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黑龙江 文科 598 522
18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黑龙江 文科 600 550
19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黑龙江 文科 602 406
20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黑龙江 文科 - -
21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603 1055
22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福建 文科 609 925
23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福建 文科 606 915
24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 -
25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山东 综合(不限) 624 6796
26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山东 综合(不限) 645 5860
27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山东 文科 615 976
28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不限) 617 8144
29 (5000元/年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636 1195
30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河南 文科 629 1077
31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河南 文科 612 1006
32 (5000元/年;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 -
33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623 1351
34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湖北 文科 603 1162
35 (新闻学、广播电子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湖北 文科 607 1059
36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 -
37 (包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612 849
38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收费5000元/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湖南 文科 630 834
39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湖南 理科 596 8704
40 (包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 -
41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609 1933
42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广东 文科 598 2045
43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广东 文科 - 883
44 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 -
45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35 6672
46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48 5512
47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四川 理科 664 4571
48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22 9386
49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云南 理科 598 7904
50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云南 理科 651 2631
51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云南 理科 639 3436
52 (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云南 理科 621 4542
53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1 陕西 文科 620 559
54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0 陕西 文科 635 572
55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教学地点:北京市市辖区房山区高教园区长于大街11号主校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19 陕西 文科 633 482
56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2022 陕西 文科 593 606
2023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2023年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转专业要求申请难不难(什么时候转专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有哪些,附专业排名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20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录取结果和通知书查询什么时候(网址入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上(口碑5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人数多少人,附招生计划目录专业代码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 ),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CASS),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文科大学。中国社科大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本科生的教学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特色培养方式包括“师徒制”指导模式,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在某些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展连续培养试点;国际联合培养,赴海外继续攻读学位;教学与科研结合,鼓励本科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等。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占地面积49.4万平方米。拥有馆藏和共享图书554万余册,及丰富的中外学术数字信息资源。配有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餐饮中心等基础设施先进。雄厚办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 成立于1977年,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创造性地进行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新时期*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研究范围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管理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历史上曾集聚了郭沫若、范文澜、陈垣、潘梓年、金岳霖、陈翰笙、郑振铎、吕振羽、侯外庐、吕叔湘、冯至、尹达、于光远、孙冶方、许涤新、钱俊瑞、丁声树、夏鼐、何其芳、刘大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尔纲、贺麟、钱锺书、宦乡、张友渔、徐梵澄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 建院40年来,几代学术大师和专家学者努力传承中华文明,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奉献了一大批对文化积累和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能够代表国家水准的重大研究成果。截至2016年底,全院共完成专著12938部,学术论文147003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