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北京高考历年中山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中山大学在北京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中山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北京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北京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

1、2022年北京综合(物 和 化)类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8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94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2人;

2、2021年北京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66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3人;

3、2020年北京综合(物)类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72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2人;

4、2020年北京综合(物 或 化)类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2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37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5、2020年北京综合(不限)类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08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9人;

二、北京上中山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中山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15 643 3428 教育部
北京 2022 综合 本科 21 645 3241 教育部
北京 2022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 12 648 2940 教育部

2、2021年中山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33 635 3664 教育部
北京 2021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 12 641 3020 教育部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3 647 2484 教育部

3、2020年中山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22 639 3729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物 或 化 本科 4 642 3378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9 645 3089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物 和 化 本科 8 648 2818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2 648 2818 教育部
2024年中山大学在广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中山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4年中山大学在陕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中山大学在安徽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中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2023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中山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中山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2020年学校决算总收入103.97亿元人民币。??学校学科实力强,影响力突出: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根据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学科名单,我校11个学科入选,入选学科数全国并列第8。??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5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教育教学改革效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7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2;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在近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总数位居全国并列第5。经济、管理、工科、医科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我校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2019年,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最高奖项、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中获得最高荣誉奖。2021年,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赛道金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银奖、预防医学专业赛道铜奖。???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不断提高:中山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根本要求,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术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着力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不断提高,超过74%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保研及出国留学,“学在中大,追求卓越”学风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和优秀习惯。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700人在国内“双一流”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有近900人前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国(境)外高校继续深造,其中,117人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的高校深造。我校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领域、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科研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共获得38.16亿元科研经费。“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8项,居全国高校前5位;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获资助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学校建有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科研创新平台。????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我校5家附属医院进入排名前100,肿瘤防治中心、孙逸仙纪念医院进入排名前50,附属第一医院进入排名第6;2019年度40个专科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