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兰州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广西高考历年兰州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兰州大学在广西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兰州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一、2023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兰州大学
1、2022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兰州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014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8人;
2、2021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兰州大学(民族班)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029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3、2020年广西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兰州大学(民族班)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959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4、2022年广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兰州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42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5、2020年广西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兰州大学(民族班)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85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二、广西上兰州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兰州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2 | 理科 | 本一 | 58 | 567 | 10143 | 教育部 |
广西 | 2022 | 理科 | 本一 | 2 | 567 | 10143 | 教育部 |
广西 | 2022 | 文科 | 本一 | 2 | 598 | 1548 | 教育部 |
广西 | 2022 | 文科 | 本一 | 20 | 600 | 1428 | 教育部 |
2、2021年兰州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2 | 569 | 10299 | 教育部 |
广西 | 2021 | 理科 | 本一 | 61 | 574 | 9106 | 教育部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2 | 594 | 1694 | 教育部 |
广西 | 2021 | 文科 | 本一 | 15 | 598 | 1460 | 教育部 |
3、2020年兰州大学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招生人数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广西 | 2020 | 理科 | 本一 | 2 | 586 | 9598 | 教育部 |
广西 | 2020 | 理科 | 本一 | 59 | 590 | 8690 | 教育部 |
广西 | 2020 | 文科 | 本一 | 2 | 565 | 1857 | 教育部 |
广西 | 2020 | 文科 | 本一 | 17 | 574 | 1393 | 教育部 |
1.中国戏曲学院与兰州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很多学生在中国戏曲学院和兰州大学之间纠结徘徊,不知在这两所学校之间如何选择,本文就中国戏曲学院和兰州大学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包括录取分数线、排名、院校的属性、公办民办、院校特色等关键属性和数据,相信看完后你就知道中国戏曲学院和兰州大学哪个好了。一、中国戏曲学院与兰州大学哪个好 1、中国戏曲学院高考在上海2022年综合最低分为496分,兰州大学高考在上海2022年综合最低分为532分,从最低录取...查看更多
2.兰州大学在湖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兰州大学在湖北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湖北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兰州大学在湖北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一、兰州大学在湖北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兰州大学在湖北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兰州大学在湖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78分至...查看更多
3.兰州大学在山东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本文主要介绍关于兰州大学在山东的历年投档最低录取分数线,包含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招生录取人数,考生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其历年在山东的最低录取位次排名等关键信息,今年兰州大学在山东的投档录取分数线预测分,已经可以在高考升学网上面查询了。一、兰州大学在山东最低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从高考升学网院校库公布的兰州大学在山东的历年最低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兰州大学在山东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78分至...查看更多
4.2023新一轮学科评估排名 兰州大学学科结果排名榜
兰州大学学科名单有草学、生态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中国史、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兰州大学学科结果排名榜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兰州大学草学A+2兰州大学生态学A3兰州大学民族学B+4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B+5兰州大学数学B+6兰州大学物理学B+7兰州大学化学B+8兰州大学地理学B+9兰州大...查看更多
5.2023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 兰州大学学科评估最新排名
兰州大学学科名单有草学、生态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中国史、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兰州大学学科评估最新排名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兰州大学草学A+2兰州大学生态学A3兰州大学民族学B+4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B+5兰州大学数学B+6兰州大学物理学B+7兰州大学化学B+8兰州大学地理学B+9兰州...查看更多
6.2023年兰州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整名单
兰州大学学科名单有草学、生态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中国史、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兰州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整名单序号学校名称学科名称评估结果1兰州大学草学A+2兰州大学生态学A3兰州大学民族学B+4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B+5兰州大学数学B+6兰州大学物理学B+7兰州大学化学B+8兰州大学地理学...查看更多
7.兰州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兰州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新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网友评价、全国排名、基本简介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兰州大学到底怎么样,希望对大家填报志愿有所帮助。一、兰州大学怎么样(网友评价)1、兰州大学在国内外的名气还是最棒的,口碑很好,特别是国外,而且211、985的牌子在考研和就业时才能体会到它的价值,特别是出国读研。而且兰大在本科阶段的出国交流机会非常...查看更多
8.兰州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有空调和卫生间吗)
在大学里,宿舍最受新生关注的问题。一个好的宿舍可以让大学生感觉好一整年。好的住宿条件是学生第一次离家的首选,那么兰州大学新生宿舍条件分配几人间好不好?有空调和卫生间吗?新高考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兰州大学的新生宿舍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一、兰州大学新生宿舍条件现有学生公寓楼分布在三个校区,即:城关校区西区、城关校区东区、榆中校区。城关西区公寓楼,其中博士按2人间标准安排住宿,硕士按4人间标准安排住宿。...查看更多
9.兰州大学新生分配在哪个校区(总共几个校区)
兰州大学总共2个校区,分别为榆中校区、城关校区。一、兰州大学校区介绍城关校区: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榆中校区: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吴谢营社(一)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电话:(0931)8912116、5196678网址:http://zsb.lzu.edu.cnE-mail:zsb@lzu.edu.cn(二)纪委监察部门电话:(0931)8912159网址:http://jiwei....查看更多
10.兰州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入学时在初选专业的盲目性。部分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迫于高考的成绩或各种就业压力,没有更多的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专业。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成了大学生很想知道的问题,新高考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兰州大学转专业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一、兰州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兰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查看更多
11.兰州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兰州大学王牌重点专业有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具体专业名单请参考以下整理资料。一、兰州大学专业排名(王牌+重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大气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草业科学、口腔医学...查看更多
12.2023年兰州大学高考招生计划人数和专业代码查询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需要提前查询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以及兰州大学的报考条件。这些数据在2022年甘肃高考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公布的数据,公布的时间预计在6月20号左右,考生可以登录甘肃招生考试院的网站查询,也可以登录高考升学网院校库查询:http://www.creditsailing.com/zt/gaokao/yuanxiaoku.html 下面是2021年兰州大学在甘肃的招生计划数据表,20...查看更多
三、兰州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校园面积3544.32亩。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理念,构建引进、培养、稳定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现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7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99人。有研究生导师2105人;在站博士后245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22人;“*”领军人才16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6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4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勤奋、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是我国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生20146人,硕士研究生13297人,博士研究生3808人。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42万余名校友以浓郁的家国情怀、独特的坚守奋斗,赢得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勤奋实干”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毕业生荣膺两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数量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