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贵州高考历年济宁学院的录取数据,包含济宁学院在贵州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济宁学院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

1、2021年贵州理科类考生要想上济宁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0021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0人;

2、2022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济宁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282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3、2021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济宁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348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0人;

4、2021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济宁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09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5、2020年贵州文科类考生要想上济宁学院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6394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二、贵州上济宁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济宁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二 50 398 94007 省政府
贵州 2022 文科 本二 20 510 22820 省政府

2、2021年济宁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二 50 395 100214 省政府
贵州 2021 理科 专科 15 333 159000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本二 20 516 23482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专科 5 434 70965 省政府

3、2020年济宁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二 45 423 89435 省政府
贵州 2020 理科 专科 15 340 170100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本二 25 505 22945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专科 5 441 63944 省政府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与济宁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济宁学院物理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济宁学院在辽宁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济宁学院在山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辽宁警察学院与济宁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绵阳城市学院与济宁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济宁学院与广东金融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济宁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济宁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延边大学与济宁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济宁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济宁学院是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学校根植孔孟之乡,沐浴圣地儒风,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形成了“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 、“诲人不倦、敦品励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学校秉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数十年弦歌不辍,几代人薪火相传,学校先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绿化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曲阜师范校区(原曲阜师范学校)地处曲阜明故城内,西临孔庙,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越。1926年,校内成立了鲁西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山东 省立二师支部。1929年,进步师生上演了轰动全国的反封建历史话剧《子见南子》。1931年,组织鲁南七校师生兖州截车要求南下请愿抗日事件震动全国。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楚图南曾在此执教。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在此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文化部原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作家吴伯萧等曾在此就读。学校占地1613亩,校舍建筑面积56.91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1175人。设有18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图书馆纸质藏书187万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电子图书98万余册,电子期刊192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46个。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国领先,已建成启用“智慧教室”123间,可同时满足12000人上课需求,省内外三十余所高校来访考察交流,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学校实施校园景观提升工程,校园内绿翠环绕、假山曲池,环境优雅,景色怡人。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建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一流专业6个,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专业2个。省一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高校课程联盟上线课程8门。学校积极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济宁市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中打造了化工、机电、信息、金融、生物、材料、教师教育等11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学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投入,成立“教师教育学院”,高标准建设了“教师教育培训中心”。2014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15项,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35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9项。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216人,其中,博士126人、硕士536人,正高级职称81人、副高级职称274人,兼职研究生导师5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2个。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育人工作,先后与青岛英谷、山东智博、山东中兴、邦盟汇骏(上海)等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加大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共建软件外包、云计算与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27个专业方向。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济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学生专业成长平台,目前已有7个系29个本专科专业与高新区产业密切对接,2800余名大学生进驻培养基地。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84个,与济宁软件园共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