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西高考2021年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103名;

2、在湖南高考2021年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1167名;

二、历年湖南科技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师范类)教育技术学专业 2021 山西 文科 493 17103
2 (师范类)教育技术学专业 2022 山西 文科 - -
3 (师范)(4000元/年)教育技术学专业 2022 安徽 理科 - -
4 (师范)教育技术学专业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490 91167
5 (师范)教育技术学专业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科技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湖南科技学院在内蒙古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建筑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科技学院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南科技学院秘书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绵阳城市学院与湖南科技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科技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2023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科技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三、湖南科技学院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中国二十强幸福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湘桂高铁、洛湛铁路、泉南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纵横交错,零陵机场开通北京、上海、昆明、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文化名人,由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2002年由原零陵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8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080亩,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11.4万余平方米,实验室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总台套数为26066台,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3746万元、台套数150台,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16.5万余册,电子图书169.7万余种。现建有14个教学学院,50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办学80年来,培养了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9万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47人,其中,专任教师934人,教授114人、博士248人,正高比12.2%、博士比26.5%,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近90余人次。学校现有2个“十三五”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十三五”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