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方民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湖南高考历年北方民族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北方民族大学在湖南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北方民族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方民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方民族大学

1、2022年湖南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北方民族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3451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5人;

2、2021年湖南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北方民族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016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3人;

3、2022年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北方民族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9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540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0人;

4、2022年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北方民族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1877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83人;

5、2021年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要想上北方民族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9398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二、湖南上北方民族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北方民族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5 486 34514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1 492 30954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8 492 30954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27 494 29846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4 497 28190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1 503 24936 国民委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1 507 22821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30 449 125403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18 450 124299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90 453 121010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20 455 118773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83 455 118773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3 463 109768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8 465 107624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11 465 107624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1 468 104374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9 469 103281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2 471 101121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1 477 94677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2 479 92558 国民委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8 480 91572 国民委

2、2021年北方民族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60 495 36171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2 497 35047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 510 28042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8 515 25502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1 520 23030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 525 20653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13 526 20160 国民委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2 526 20160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2 457 120916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12 459 119241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161 460 118391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10 471 108818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1 474 105988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 487 93980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11 491 90246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2 497 84603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2 500 81783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3 504 78088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 510 72475 国民委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25 511 71558 国民委

3、2020年北方民族大学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0 理科 - 本一 69 507 73908 国民委
湖南 2020 理科 - 本一 200 507 73908 国民委
湖南 2020 文科 - 本一 63 550 19662 国民委
湖南 2020 文科 - 本一 19 551 19221 国民委
北方民族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与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武汉晴川学院与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周口师范学院与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北方民族大学与皖南医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北方民族大学与沈阳音乐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昌职业大学与北方民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方民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北方民族大学在天津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在江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在山西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三、北方民族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类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区的部委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点,坚持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现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共2.2万余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7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了6万余名各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者,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捍卫者。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现有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10个学科门类的76个本科专业;民族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数学等3个省级一流学科,生态学等6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级“十三五”重点专业(群);机械电子工程等5个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经济学等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个国家级材料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工技术基础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大力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建设了一支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聘任院士两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获得荣誉称号13人次,其中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及荣誉称号180余人次。学校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科研攻关。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理论研究,深度服务地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校地校企的合作交流,建立了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合作办学、联合攻关机制,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回归。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470项。在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技术、民族学、兴边富民与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建设了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级创新(工程)中心、3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产学研合作基地、2个宁夏新型高校智库,1个国家级“全国化工及机械基础科普基地”、1个省部级“电子科学与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学校与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14所国内高校,银川市人民政府、石嘴山人民政府、中卫市人民政府等26家地方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南京证券、宁夏共享集团等22家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并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2014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2015年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先后与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学校积极推进留学生教育,通过举办中亚国家青年汉语班、宁夏国际友城青年汉语班等,招收和培养汉语进修、学历教育留学生261人次。学校扎实推进教育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以资源共享、兴趣驱动、学科交叉、尊重个性、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为支撑的“创新创业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