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事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来源:新高考网

本文根据新高考网大学库最新数据统计,整理了吉林高考历年上海海事大学的录取数据,包含上海海事大学在吉林高考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等数据,大家在报考上海海事大学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位次排名来做比较。

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事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一、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事大学

1、2021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上海海事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215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2人;

2、2020年吉林理科类考生要想上上海海事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613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4人;

3、2022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上海海事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26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7人;

4、2021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上海海事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452名,招生录取人数为8人;

5、2020年吉林文科类考生要想上上海海事大学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250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6人;

二、吉林上上海海事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上海海事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2 理科 本一A 19 515 13480 市政府
吉林 2022 文科 本一A 7 530 2262 市政府

2、2021年上海海事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1 理科 本一A 12 514 12157 市政府
吉林 2021 文科 本一A 8 537 2452 市政府

3、2020年上海海事大学在吉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吉林 2020 理科 本一A 14 525 16139 市政府
吉林 2020 文科 本一A 6 556 2509 市政府
上海海事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上海海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在重庆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上海海事大学在陕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上海海事大学在湖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事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上海海事大学与四川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上海海事大学在福建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上海海事大学在海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事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上海海事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上海海事大学在黑龙江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三、上海海事大学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和计算机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设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理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7800余名学生中,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8000余人,留学生近900人。在12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0余名。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国港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输送了逾17万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学校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将自贸区建设与供应链研究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贸区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自贸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同时推动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商学院运作模式,与全球优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教育品牌,构筑具有影响力的航运高端人才输出基地。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 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注:最后更新时间2021年11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