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山西高考2021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7316名;

2、在安徽高考2022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713名;

3、在江西高考2021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124名;

4、在广西高考2021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1513名;

5、在四川高考2021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9897名;

二、历年长春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办学地点西校区)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500 37316
2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507 31003
3 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吉林 理科 - -
4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吉林 理科 497 17485
5 (4600元/年)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安徽 理科 523 59652
6 (4600元/年)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安徽 理科 525 60713
7 材料物理专业 2021 江西 理科 550 29124
8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江西 理科 540 28975
9 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533 90449
10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537 88280
11 (理工类,4年,4600元/年,在西校区办学)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广西 理科 512 31513
12 (理工类,4年,4600元/年)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广西 理科 487 40069
13 (西校区)材料物理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524 79897
14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27 71185
15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卫星路7989号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材料物理专业 2021 陕西 理科 446 58285
16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陕西 理科 473 46269
17 材料物理专业 2021 甘肃 理科 455 28635
18 材料物理专业 2022 甘肃 理科 450 30415
长春理工大学在重庆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理工大学在吉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长春理工大学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阜阳师范大学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长春理工大学翻译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长春财经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湖北警官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四川音乐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与长春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长春理工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追光而行,在强化特色中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5亿元;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40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76人、硕士研究生5128人、本科生16778人、留学生13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1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砥砺奋进,在深化改革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