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内蒙古高考2020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030名;

2、在吉林高考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90名;

3、在黑龙江高考2019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518名;

4、在江西高考2021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7965名;

5、在四川高考2022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308名;

二、历年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河北 物理(物理+不限) 570 24635
2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山西 文科 590 1448
3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572 9872
4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山西 文科 578 1609
5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山西 理科 583 13372
6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山西 文科 577 1416
7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山西 理科 579 6942
8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551 12263
9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山西 文科 561 1411
10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5200元/年)(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制四年)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内蒙古 文科 577 1124
11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5200元/年)(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制四年)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内蒙古 理科 507 12417
12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4500元/年)(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制四年)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内蒙古 文科 578 2030
13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4500元/年)(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制四年))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内蒙古 理科 561 6776
14 (办学地点:校本部)(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内蒙古 文科 579 1808
15 (办学地点:校本部)(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内蒙古 理科 528 14666
16 (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校本部)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内蒙古 理科 - -
17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辽宁 文科 605 2612
18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辽宁 理科 581 14434
1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辽宁 理科 587 12869
2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辽宁 文科 606 1775
21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辽宁 理科 589 11933
22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在大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辽宁 理科 572 17321
23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辽宁 物理(物理+不限) 572 17255
24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辽宁 历史(历史+不限) 571 3260
25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吉林 文科 544 2127
26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吉林 理科 534 9129
27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吉林 文科 587 1002
28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吉林 理科 586 6308
2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吉林 文科 577 1309
3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吉林 理科 579 8156
31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吉林 文科 542 1490
32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吉林 理科 532 10029
33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黑龙江 文科 575 1066
34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黑龙江 理科 547 8299
35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黑龙江 文科 585 936
36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黑龙江 理科 594 6796
37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黑龙江 文科 555 2395
38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黑龙江 理科 565 12518
3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黑龙江 文科 525 2089
4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黑龙江 理科 513 12841
41 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575 30558
42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二年级在所录取专业类内分流)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浙江 综合(不限) 627 22501
43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二年级根据有关规定分流)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浙江 综合(不限) 631 21007
44 (52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安徽 文科 618 2834
45 (52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安徽 理科 549 40975
46 (52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安徽 理科 566 27232
47 (5200元/年;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安徽 文科 561 5324
48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577 15252
4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江西 理科 573 17965
5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江西 理科 541 27729
51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不限) 575 32609
52 (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613 4108
53 (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595 29573
54 (45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614 31866
55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590 21457
56 (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564 42196
57 (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567 5831
58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收费4500元/年)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湖南 文科 613 2286
59 (文史类,4年,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广西 文科 586 2276
60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广西 理科 573 9320
61 (文史类,4年,45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广西 文科 564 1938
62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广西 文科 581 1659
63 (文史类,4年,5200元/年,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广西 文科 557 5750
64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备注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87 3732
65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备注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15 13470
66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备注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99 18308
67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贵州 文科 607 2540
68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贵州 理科 539 12905
6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贵州 文科 600 2270
7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贵州 理科 578 9392
71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贵州 文科 610 1395
72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567 9193
73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贵州 理科 470 38738
74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贵州 文科 610 1566
75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云南 文科 597 4595
76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云南 理科 545 26014
77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云南 理科 560 19950
78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云南 文科 615 3317
79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陕西 理科 539 16784
80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甘肃 文科 503 7850
81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甘肃 理科 516 10947
82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甘肃 理科 490 15623
83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甘肃 文科 518 2786
84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青海 文科 499 949
85 (含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青海 理科 470 3111
86 (年收费4500元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青海 文科 514 883
87 (年收费4500元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青海 理科 455 4203
88 (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大学二年级依据个人意愿、学习成绩、综合表现和学校相关规定在所录取专业类内确定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青海 文科 469 1502
89 (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宁夏 文科 574 603
90 (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宁夏 理科 502 3136
91 (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宁夏 理科 537 2571
92 (部分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方式见学校招生网站)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宁夏 理科 547 2443
93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宁夏 文科 540 681
94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语种不限)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宁夏 理科 479 4567
95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新疆 文科 555 794
96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新疆 文科 561 882
97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19 新疆 文科 580 755
98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新疆 文科 471 2235
2023年东北财经大学在河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浙江海洋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东北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2023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北财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东北财经大学在辽宁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东北财经大学在甘肃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广东海洋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北财经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电话和区号是多少 联系方式是什么
东北财经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https://jwc.dufe.edu.cn/
2023年东北财经大学是公办吗 各专业学费一般多少呢

三、东北财经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东北财经大学以“培育卓越财经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52年,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由东北财政专门学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东北计划统计学院及东北人民大学财政信贷系、会计统计系合并组建,校址在沈阳。其后,东北商业专科学校、东北合作专科学校,东北人民大学的工业经济专业和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的工业统计、工业会计两个专修科,并入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辽宁财经学院是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完整保留的财经类本科高校。1979年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总占地65万平方米。多年以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精致东财建设,学科专业追求精品,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追求精益,师资队伍追求精锐,人才培养追求卓越,校园建设追求精美,是辽宁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辽宁最美校园”“辽宁省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一流本科教育与卓越研究生教育并重,致力于培养财经特色突出,具有优良品德、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学校是国内最早拥有硕士研究生(1981年)、博士研究生(1986年)培养资质的财经院校之一,“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以“新经管”学科建设引领创新创业方向,以产学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产学合作、专创融合、师生共创”为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2019年度荣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901人,研究生7115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网络等高等教育形式,是教育部首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网络教育试点单位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六十余万各级各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学校现有41个本科专业,在全国各省份均为一批次招生,其中有24个专业按9个专业类招生,录取分数连年居于辽宁省前3名、东北三省前5名。在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中,有22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53.66%,29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部本科专业的70.73%。在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中,学校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