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辽宁高考2022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5384名;

2、在广西高考2021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6196名;

3、在贵州高考2021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5537名;

4、在云南高考2021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8464名;

5、在云南高考2022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8039名;

二、历年沈阳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山西 理科 460 60972
2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山西 理科 - -
3 (办学地点校本部)(收费标准5200元/年)(学制四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内蒙古 理科 414 31069
4 (校本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内蒙古 理科 432 28830
5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辽宁 物理(物理+不限) 472 54841
6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辽宁 物理(物理+不限) 477 55384
7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吉林 理科 473 20039
8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吉林 理科 466 24994
9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黑龙江 理科 399 43896
10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黑龙江 理科 - -
11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江西 理科 488 75014
12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江西 理科 - -
13 (5200元/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505 135597
14 (5200元/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 -
15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广西 理科 431 76196
16 (理工类,4年,5200元/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广西 理科 - -
17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82 123987
18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96 103527
19 (语种:不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贵州 理科 410 85537
20 (语种:不限)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贵州 理科 - -
21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云南 理科 486 58464
22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云南 理科 501 48039
23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甘肃 理科 426 41470
24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甘肃 理科 - -
25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 新疆 理科 384 21309
26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 新疆 理科 379 21337
2024年沈阳工程学院在内蒙古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沈阳工程学院与新乡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沈阳工程学院在广西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4年沈阳工程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沈阳工程学院在宁夏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厦门工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沈阳工程学院与上海海洋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武汉东湖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黑龙江工商学院与沈阳工程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沈阳工程学院与龙岩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沈阳工程学院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奋斗,自强不息,不断凝聚发展力量,秉承“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电力、服务辽宁,工程教育、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用雷锋精神立德树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人才兴校、改革活校”发展战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先后培养了十余万毕业生,为国家建设、东北振兴、辽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近五年来始终保持较高就业率,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等称号。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6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和留学生11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部、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获批教育部特需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拥有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设有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方向),开设3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5.615万册、电子图书29.4万种,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校园网以万兆为主干,实现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宿舍区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构建了校级网络信息及资源共享平台。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93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19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总计占比89.7%;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93人,占比13.8%;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222人,占比33%;“双师双能”型教师291人,占比43.2%。拥有外聘教师122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外聘教师32人,客座教授54人。拥有省级高校各类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1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各类名师、专家40余人。学校有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