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浙江高考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3756名;

2、在湖南高考2021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8346名;

3、在广西高考2019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1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963名;

4、在陕西高考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3860名;

5、在甘肃高考2021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文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0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428名;

二、历年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淄博市)经济学专业 2021 天津 综合(不限) 561 20366
2 经济学专业 2020 天津 综合(不限) 572 20307
3 经济学专业 2019 天津 理科 506 17100
4 (语种:不限)(口试:否)(校本部)经济学专业 2022 天津 综合(不限) 558 22886
5 经济学专业 2021 河北 历史(历史+不限) 578 5780
6 经济学专业 2021 河北 物理(物理+不限) 558 37566
7 经济学专业 2020 河北 理科 584 42750
8 经济学专业 2019 河北 理科 520 71726
9 经济学专业 2022 河北 物理(物理+不限) 556 35406
10 经济学专业 2022 河北 历史(历史+不限) 573 5975
11 经济学专业 2021 吉林 理科 461 22579
12 经济学专业 2020 吉林 理科 496 22287
13 经济学专业 2019 吉林 理科 514 20964
14 经济学专业 2022 吉林 理科 475 22742
15 经济学专业 2021 浙江 综合(不限) 575 68839
16 经济学专业 2020 浙江 综合(不限) 594 53756
17 经济学专业 2020 浙江 综合(不限) 584 64380
18 经济学专业 2019 浙江 综合(不限) - -
19 经济学专业 2019 浙江 综合(不限) 583 66085
20 经济学专业 2022 浙江 综合(不限) 581 69302
21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1 安徽 文科 561 21509
22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0 安徽 文科 543 19104
23 经济学专业 2019 安徽 文科 556 15971
24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2 安徽 文科 525 20537
25 经济学专业 2021 山东 综合(不限) 520 109603
26 经济学专业 2020 山东 综合(不限) 531 112338
27 经济学专业 2019 山东 文科 540 25516
28 经济学专业 2019 山东 理科 516 90721
29 经济学专业 2022 山东 综合(不限) 517 114036
30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1 河南 文科 576 14388
31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571 50842
32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0 河南 文科 575 12939
33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0 河南 理科 598 46111
34 经济学专业 2019 河南 文科 557 11925
35 经济学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556 46572
36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558 49754
37 (学费待定)经济学专业 2022 河南 文科 544 14280
38 (实行学分制收费,以山东省发改委批复为准)经济学专业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531 17834
39 实行学分制收费,以山东省发改委批复为准经济学专业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538 48346
40 经济学专业 2020 湖南 理科 512 69754
41 经济学专业 2019 湖南 理科 500 57838
42 经济学专业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522 16245
43 经济学专业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517 56113
44 (文史类,4年)经济学专业 2021 广西 文科 521 12111
45 (文史类,4年)经济学专业 2020 广西 文科 490 11816
46 经济学专业 2019 广西 文科 511 10963
47 (文史类,4年)经济学专业 2022 广西 文科 476 28337
48 (语种:不限)经济学专业 2021 贵州 理科 430 67951
49 (语种不限)经济学专业 2020 贵州 理科 471 51186
50 经济学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472 43672
51 (语种:不限)经济学专业 2022 贵州 理科 441 57084
52 经济学专业 2021 云南 理科 518 39379
53 经济学专业 2020 云南 理科 516 44189
54 经济学专业 2019 云南 理科 526 37527
55 经济学专业 2021 陕西 文科 493 15744
56 经济学专业 2021 陕西 理科 441 61288
57 经济学专业 2020 陕西 文科 513 14771
58 经济学专业 2020 陕西 理科 449 63860
59 (教学地点: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淄博市)经济学专业 2019 陕西 文科 517 14937
60 (教学地点: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淄博市)经济学专业 2019 陕西 理科 472 60839
61 经济学专业 2022 陕西 理科 449 60905
62 经济学专业 2022 陕西 文科 483 14970
63 经济学专业 2021 甘肃 文科 500 8428
64 经济学专业 2020 甘肃 文科 522 7594
65 经济学专业 2019 甘肃 文科 525 6663
66 经济学专业 2022 甘肃 文科 483 8196
淮南师范学院与山东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在内蒙古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山东理工大学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温州理工学院与山东理工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联系方式有哪些 办公室常用电话汇总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https://jwch.sdut.edu.cn/
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是什么档次学校 学费多少钱贵吗
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是双一流吗 山东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吗
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排名好不好)
山东理工大学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和时间)

三、山东理工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学校现有27个学院,24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2个,拥有3个省一流学科,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4800余人。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7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15.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坚持引育并举,获评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现有专任教师2350人,其中教授314人、副教授79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47人。拥有双聘院士、海外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等国家级人才34人次;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中科院“*”、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86人次;特聘教授70人。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