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河北高考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064名;

2、在江苏高考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668名;

3、在江西高考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627名;

4、在山东高考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856名;

5、在广东高考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193名;

二、历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河北 理科 631 6064
2 (办学地点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山西 理科 595 4239
3 (办学地点: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内蒙古 理科 602 3320
4 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江苏 理科 384 9668
5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安徽 理科 613 6803
6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福建 理科 595 5075
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江西 理科 609 5627
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山东 理科 621 7856
9 (办学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河南 理科 619 8371
1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湖北 理科 613 7033
11 (办学地点: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广东 理科 585 12193
12 (在南校区办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广西 理科 621 4347
1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四川 理科 656 6671
14 (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贵州 理科 597 4290
15 (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云南 理科 633 4199
16 (教学地点: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兴隆段266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陕西 理科 605 7088
1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宁夏 理科 577 1173
1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19 新疆 理科 579 2575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四川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云南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广东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宁夏高考招生专业计划和专业代码(原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复旦大学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贵州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福建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内蒙古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电话是多少 附详细联系方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s://jwc.xidian.edu.cn/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建校90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1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04万册,电子文献约1513万册,内容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或专业。截至2020年11月底,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543人,其中本科生22439人,硕士生11448人,博士生2407人;有在籍网络和函授教育本科生43207人,网络和函授教育专科生53959人。设有研究生院。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微电子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十三五”期间,学校获批8个国防特色学科。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包含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5个本科专业。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3个学科获评A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并列全国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根据ESI公布数据,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均位列全球排名前1‰。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