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来源:新高考网

许多同学不知道每个大学的专业,有重点特色好专业,也有普普通通的专业,那么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怎么样呢,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是多少,本文新高考网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历年录取数据,希望帮助大家了解这个专业。

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排名怎么样

一、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在河北高考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4791名;

2、在河北高考2022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物理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5500名;

3、在浙江高考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1394名;

4、在浙江高考2022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4311名;

5、在河南高考2021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理科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2527名;

二、历年浙大城市学院统计学专业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1 统计学专业 2021 河北 物理(物理+不限) 536 54791
2 统计学专业 2022 河北 物理(物理+不限) 533 55500
3 统计学专业 2021 浙江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582 61394
4 统计学专业 2022 浙江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585 64311
5 (4800元/年)统计学专业 2021 河南 理科 560 62527
6 (4800元/年)统计学专业 2022 河南 理科 - -
龙岩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贵州理工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普洱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邯郸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邵阳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浙大城市学院在江苏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浙大城市学院在浙江投档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2最低分录取人数)
陇东学院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2023年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大城市学院(最低分+最低位次排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浙大城市学院哪个好,区别对比和分数线排名

三、浙大城市学院院校属性简介和师资介绍

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与未来城市实践区相适应的千余亩新增校区正在选址规划中。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1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人才培养。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7个,省工程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各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3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口腔卫生国际特色班”(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领衔的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脑与认知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超算中心、低温中心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53个。获批认定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十三五”期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8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超过4.4亿元。社会服务。学校坚持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先后与拱墅区、富阳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以及中科曙光、浙江中控研究院、宇视科技、浙江大华、米奥兰特、京东方艺云、华为终端、浙江和康医疗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文化传承创新。学校秉承百年求是文脉,汲取杭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