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于留守儿童,代表委员建议儿童药品进医保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目前我国九成药品没有“儿童版”,儿童“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这是一组无奈的数据:我国专门为儿童生产的药品不足5%,全国专门生产儿童药品的药企还不到1%……如何破解“儿童用药难”引发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据新华社
尴尬
“用药靠掰、剂量靠猜”药品缺乏“儿童版”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体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药品的使用与成人有很大差别,用药需要“量身定制”。统计显示,我国现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仅10多家制药企业专门生产儿童用药;我国专门为儿童生产的药品不足5%,90%的药品没有“儿童版”。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说:“目前,儿童用药普遍用成人药品代替,‘用药靠掰、剂量靠猜’,类似于‘小儿慎用或者酌减’等描述广泛存在于药品说明书中,加大了儿童用药的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院长施耀忠说,我国儿童用药存在超量问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占了10.5%。
应对
创机制、增投入
激发药企生产活力
“儿童药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薄,但适用范围窄、用量小,研发和生产儿童药需要巨大投入,药企长期做亏本生意。”施耀忠说。
张德明说,目前绝大部分儿童药品还未纳入医保,患者更愿意购买医保中能报销的“成人版”,儿童药品市场占有率小,进一步影响了药企生产的积极性。
施耀忠说,在儿童用药研究中,审评部门应设立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的“儿科优先目录”。代表委员还建议,设立儿童用药专项研发基金,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药企等成立专门的儿童药品研发实验室。同时,建立国家儿童基本药物目录,实现儿童用药的“医保全享有”和儿童药品的“医保畅通行”,通过制定儿童药品单独定价和税收减免政策,调动药企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