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新高考网

大学生暑期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农民创业既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又是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农村青年是创业农民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是农民创业的主力军。培育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提升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对于带动整个农民群体投身创业实践,推动农民创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重庆市委围绕重庆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建设,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在重庆市开展了农村青年创业情况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了此篇调研报告。

一、重庆市市农村青年创业基本情况

(一)个体特征与创业情况。1、性别与创业。从调查样本的情况来看,男性青年占到了76.4%,女性青年占到了23.6%,男性青年创业者高于女性青年创业者52.8%。可以看出,农村男性青年从事创业活动的程度明显高于女性青年。这主要是农村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较深,农村青年创业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2、年龄与创业。本次调查适龄人群为18?40岁的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青年群体中,70后群体(31?40周岁)中创业人数最多、80后群体(21?30周岁)次之、90后群体(18?20周岁)最少,分别占到总数的67.2%、30.6%和2.2%。根据统计可知,当前农村青年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年龄段之间,占到总数的83.7%。究其原因,这部分青年是农民中的主体,往往也是家庭的主要劳动者,他们年轻力壮,又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经验、社会关系和原始资本,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创业胆量和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3、学历与创业。调查问卷上设计了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等)、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等6个学历层次。在农村创业青年中,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中学历(含中专、技校、职高等)的占40.6%,初中学历的占29.3%,大专学历为18.2%、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8.7%,本科学历为3.2%,没有研究生学历。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知,农村青年创业群体主要集中在初、高中两个文化层次。这充分说明,在重庆市广大农村,留在农村的高学历青年很少,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是农民家庭的主要劳动者,同样也是农村创业的主力。4、经历与创业。创业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创业稳定性表现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调查显示,创业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占18.6%,1?3年的占38%,3?5年的占19.4%,5?10年的占15.2%,10年以上的占8.6%,65%的被调查者承认经历过创业失败。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牡丹江农村青年创业的稳定性比较弱,创业失败后还能坚持的不多。(二)创业活动情况。1、创业领域和地点。选择种植业的占34.3%,选择养殖业的占30.5%,选择服务业的占19.5%,选择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占9.7%,选择其他的占6%,其中65%的希望在村屯和乡镇进行创业。从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村创业青年首选的创业领域。这也表明,牡丹江市大多数农村创业青年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去从事创业活动,依托土地资源扩大经营种植业规模,依靠专业化组织发展养殖业。而劳动力成本低是其选择在村屯和乡镇创业的主要原因。2、初始投入和资金来源。通过对农村创业青年初始投资的调查显示,3?5万元占大多数,占总创业人数的34.3%,其余依次为5?10万元占31.1%、10?20万元占12.2%、20?50万元占10.3%、3万元以下占8.6%、50万元以上占3.5%。由此可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村青年创业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投资总额也相应提高,但在选择大额投资的创业活动时,还持相当谨慎的态度。关于资金筹措渠道上,农村创业青年主要是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占到62.2%;其次是向亲戚朋友借贷,占到37.8%。这说明,随着农村青年小额贷款项目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广大农村青年逐渐由自筹向金融机构借贷转变。3、创业规模和性质。通过对农村青年创业规模和性质的调查显示,创业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占7.1%,在5?10万元的占15.4%,10?20万元的占33.7%,20?50万元的占21.9%,50?100万元的占15.1%,100万以上的占6.8%;个休私营的占81.3%,股份制的占1.7%,专业合作社的占13.6%,其他的占3.4%,家人、朋友担任主要职务领导的占95%。从数据可以看出,农村青年创业多以个人或家庭式创业为主,其创办的企业大多属于粗放型经营且规模比较小。(三)创业因素认知情况。1、创业动机。通过对农村创业青年创业动机的调查显示,选择最多的是生存需要占35%,其次是不满意从前的工作占15%。对创业因素调查时,选择最多的是当地经济水平占37%。学术界把农村青年创业动机大致可以分为贫穷推动型、机会拉动型、自我雇佣型等三种类型。从牡丹江市的调查中发现,调查样本多数都是贫困推动型创业,摆脱经济压力、提升就业质量、改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农村青年选择创业的主要动力。2、创业机会来源。通过对牡丹江农村创业青年创业机会来源的调查显示,选择农业内部调整机会占33%,这些农村青年顺应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在农业生产领域内部创业创造了一定的机会;选择打工积累占26%,这些农村青年利用早期积累的打工经验、资金、信息等要素,回乡创立自己的产业;选择市场机遇占24%,这些农村青年抓住农村消费能力提升的市场机遇,在服务业领域进行创业;选择精英带动占10%,这些农村青年仿效率先致富的农民,在农村精英影响带动下进行创业;选择政府鼓励占7%,这些农村青年利用各级政府的激励政策,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开办农产品加工业,或兴办二、三产业。3、创业成败因素认知。农村创业青年在10项因素中进行单项选择时,把握市场机会(39%)、个人性格(29%)、管理好资金(20%)、控制好风险(15%)、政府支持(12%)被列为重要选择。尽管对创业取得成功的诸因素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调查者普遍认为市场因素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此外自身、资金、政策等方面因素也不可忽视。对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农村青年失败原因调查时,项目选择错误(25%)、资金周转困难(22%)、管理不善(18%)被列重要选项,这不仅是当前牡丹江农村青年创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初次创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重庆市农村青年创业的主要特点

(一)农村青年创业意愿强烈,但创业人数不多。由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重庆市广大农村青年的眼界日益开阔,市场意识日益提升,发家致富的意愿日益强烈,加之青年创业典型的不断涌现、优惠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重庆市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对未创业农村青年的调查显示,72.6%的调查对象正在酝酿创业和选择创业项目,可见创业已经成为重庆市广大农村青年的重要选择。但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牡丹江市农村青年创业情况从整体上看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等待就业的人数多,自主创业的人数少;筹备创业的人数多,投身创业的人数少;半途而废的人数多,坚持下来的人数少。现实与意愿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村青年虽然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意识,但由于普遍缺乏创业的物质条件和心理准备,造成最终投身创业实践的农村青年的总体数量不多。(二)农村青年创业领域集中,但整体层次不高。受自身经历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牡丹江市农村青年创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四个领域,占比分别为34.3%、30.5%、9.7%、19.5%。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创业青年抓住了市场需求,依托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农业资源,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来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区域范围内打响了一定的知名度,如宁安市渤海镇、林口县奎山乡、穆棱市八面通镇的很多青年围绕当地特产??大米、粉条、烟叶开展加工和物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牡丹江市农村青年创业整体层次不高,在高科技产品研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高端行业少有涉及,多是对于资金、技术要求较低的批发零售业、农业及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业、餐饮与住宿业等传统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效益水平不高。(三)联合创业正在成为趋势,但带动作用不强。由于农村青年在资金、经验、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当今,农村青年创业的难度也随之不断加大。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当前很多农村创业青年为克服诸多不利条件而实现创业,更倾向于联合创业,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将个体分散的资源集中,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规避市场信息不灵、销售产品成本高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分担市场风险,增强竞争力。调查问卷显示,13.6%的创业者依托合作组织进行创业,24%的计划创业者倾向于联合创业。但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由于农村青年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兴产物,多数组织属于青年农户之间松散的组合,组织结构不完整,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对缓解农村青年创业资金困难的办法不多,致使合作组织对农村创业青年的吸引力不高,影响带动青年创业的作用不突出。(四)相关部门扶持政策多元,但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牡丹江市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创业工作,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从政策、资金、培训和服务等四个方面,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村青年予以扶持,如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产业发展补贴减免政策、各级金融部门提供小额创业贷款、各级涉农部门开展免费技术培训和信息发布,等等。调查问卷验证了这一情况,77.1%的计划创业青年了解当地鼓励农村青年创业的相关政策。但在走访座谈中发现,绝大部分农村创业青年认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与现实需求脱节,突出表现在“融资服务”上,43.9%的调查对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主要是希望贷款期限的延长、贷款手续的简化、贷款数额的扩大,如有可能适当减免贷款利率。另有35.5%和30.2%的受访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工作力度。

三、制约重庆市农村青年创业的主要因素

制约重庆市农村青年创业的因素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创业者自身素质类,包括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经济基础等方面;另一类是创业环境类,包括扶持政策、投融资环境、创业服务等方面。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在影响制约牡丹江市农村青年创业的诸多因素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项:一是缺乏创业资本。创业具有投资和经营的特点。因此,创业者除了要有经营头脑外,更要有创业资本。相对于城市青年,农村青年收入低、家底薄,缺乏足够的创业资本积累,造成农村青年群体在创业中普遍缺乏创业资金。调查问卷显示,有59.3%的农村青年认为创业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业资本。尽管农村青年在创业时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启动资金,但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的资金额度来说仍显不足。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银行不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资金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多数农村青年只能空怀创业热情,难以实施创业计划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二是缺乏创业素质和胆识。创业青年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调查问卷显示,牡丹江市农村创业青年的学历水平主要为高中学历(含中专、技校、职高等)占40.6%,初中学历占29.3%,小学及以下学历占8.7%,大专学历为18.2%,本科学历为3.2%,没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可见牡丹江市农村创业青年的文化素质的层次不高,这也直接影响了牡丹江农村青年的创业层次。此外,创业存在风险,创业青年需要具备一定的胆识。在对重庆农村创业青年性格特征的调查显示,“敢于冒险,不计后果”的占8.3%,“决不冒险,即使成功概率比较大”的占81.2%,“只要成功把握大,就敢于一搏”的占10.5%。可见重庆市农村青年在创业问题上趋于求稳,这是农村创业青年整体人数不多的重要原因。三是缺少优质创业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涵盖启动资金、技术支持、政策扶持等方面,涉及多个部门职责工作。近年来,牡丹江市有关部门相继开展了一些农村创业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工作。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缺乏科学规划,项目单一,各自为阵的局面,没有形成开发培养人才的整体合力,使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导致农村创业青年对公共创业服务的满意度不高。调查问卷显示,62%的农村创业青年得到了相关服务,但仅有39.9%的农村创业青年认为服务效果较好,认为在税收优惠、审批手续简化放宽、建设通畅的融资渠道、提供信息及技术支持、提高政府服务意识等工作上具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比例分别为45.8%、30.5%、50.9%、37.3%和56%。四是缺乏发展潜力。目前,农村青年的创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家庭工业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优点是进入成本低,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都不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随时创办并投入生产。二是打工转型模式。即农村青年通过进入企业(本地的或外地的),或进入城市打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金等创业要素后,再回乡创业。三是产业带动模式。这种创业模式主要是指当地农村青年受本地区工业产业的影响,在其他创业者带动下创办企业的一种创业模式。大多数牡丹江农村创业青年,由于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高、信息闭塞、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原因,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利用家庭、亲戚以及居住地资源,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组织进行创业,主要是通过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或者从事第三产业。由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市场、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家庭经营制度在农户经营层次上存在规模小、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在集体服务的层次上存在功能不健全、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等问题。

四、推进重庆市农村青年创业的建议

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共青团组织作为“清水衙门”,面对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工作,依靠自有资源就显得捉襟见肘。然而共青团组织最根本的优势是社会动员能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社会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我市农村青年创业。

(一)引导农村青年“想创业”。一是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传播渠道,帮助农村青年了解中央、省、市有关创业、相关产业、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信息,用足用好创业扶持政策。二是加强创业意识教育。通过举办优秀创业农村青年报告会、创业论坛等多种形式,更新创业观念,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摒弃等靠要思想,不断激发创业热情,使创业成为广大农村青年的自觉行动。三是大力选树农村青年创业典型。通过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奖”、“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等活动,选树一批农村青年身边的创业典型,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使广大农村青年学有榜样、干有动力,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投身创业实践。

(二)培育农村青年“会创业”。主要是在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农村青年创业见习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积极联系劳动保障部门,争取将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纳入政府以创业带动就业总体规划。积极联系协调就业、农业、科技、扶贫等相关部门整合培训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青年农民创业需求相结合,着重对农村青年开展适应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青年带头人。二是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见习。争取农业、财政、科技、教育等部门支持,充分利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职教中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远程教育等资源,创建农村青年创业见习基地,面向农村青年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各类技能比武、岗位练兵、专场技能鉴定等活动,为农村青年学习技能提供平台,营造氛围。(三)帮助农村青年“创成业”。一是搭建创业平台。协调相关部门把农村青年创业纳入政策扶持体系,在金融、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免除工商登记费用、减免所得税等举措,加大对农村创业青年的扶持力度。大力整合资源辟建农村青年创业园,为处于创业初期的农村青年免费或优惠提供厂房、场地,减少农村创业青年的资金负担。同时,对农村青年的创业项目进行风险评定、信用评定、收益评定,进一步降低农村青年创业风险。二是提供资金扶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建农村青年创业贷款专项补偿基金,为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提供风险补偿,建立团组织协调推动,政府、银行、保险、农村创业青年共同承担风险的工作体系,确保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银团合作,加大授信额度,降低授信成本,为农村青年提供便捷、优惠的小额贷款服务。三是加强创业指导。进一步完善创业导师团制度,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创业结对”着力帮助创业青年解决知识、经验、资金、思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各类青年专业合作组织规范性建设,引导青年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技术服务、法律咨询服务、创业信息服务等作用,分担农村青年创业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