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

|来源:新高考网

济源市教育改革创新启程。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济源市专门下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工作台账和相关配套文件,从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入手,通过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不断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全市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使教育能更贴近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集团化、联盟化办学是济源市在改革办学机制上开辟的“新路子”。5月31日,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成立;同时,济水一中东校区揭牌。这是济源市继黄河路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之后首个初中学校教育集团。“不再满足‘有学上’,而是希望‘上好学’。这是济源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也是教育改革的目的。”济水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慎玉杰说,探索这条集团办学之路,就是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巩固扩大优质教育品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使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

据济源市教育局教育科科长吴玉红介绍,目前,济源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办分校、建新校、并弱校等形式组建;一类是联盟办学模式,以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对应学段的若干薄弱学校,组建教育联盟。全市共组建了13个教育联盟,推进集团化发展,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此外,济源市58所学校与省内外名校签约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模式,实施“名校入济”工程。

在改革管理体制上,2013年以来,济源市教育局对教师调配工作进行创新,采取“教师调动积分制”,按照“按需调动,总量控制,以人为本,合理流动,公平公正,严谨操作”的原则,实行基层遴选。“综合考虑师德考核、年度考核、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等多种因素来调配教师,既公平又公正。”通过调配,从邵原山区调到沁园中学的刘倩老师说。

此外,济源市教育局3月专门就科室职能进行优化和整合,局职能科室由29个调整为25个。此外,市教育局还专门整合了原隶属于办公室、电教中心、电视台三个职能部门的宣传口资源,成立了新闻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该中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济源日报教育专刊、济源教育杂志、济源教育手机报、济源教育网新闻栏目、官方微博微信、济源教育通APP客户端等媒体资源在内的全媒体平台。

从将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调整为中考考试内容,考试重心以基础知识为主向以基本技能为主倾斜,到深化课程改革,开展研学旅行、特色教育、德育活动等工作,优化学校课程,再到着力搭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直通平台,畅通升学路径,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济源市人才培养模式的点滴改革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优化了人才培养“生态圈”,实现了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动脑与动手的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让学生释放耀眼的光芒。“多亏学校‘根深叶茂、花艳果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养成了读书、写作的好习惯,培养了吹笛子、弹钢琴、画国画等爱好,还引导我们参加社会实践。”7月20日,刚刚从上海参加完第十二届宋庆龄奖学金夏令营的张志林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据了解,宋庆龄奖学金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设立的唯一国家级奖学金,表彰鼓励思想品德、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优秀者。

一项项教育改革新政陆续出台,一个个教育工程落地生根,一处处幸福教育开花结果……教育改革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已融入济源教育发展。

“教育要保持豁达和宁静,坚守良知和使命,以家国的情怀和担当,尽全力让学校成为美好事物汇聚的地方,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济源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琳说。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