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清单

|来源:新高考网

2017年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做人要有道德,为政更要修政德。领导干部的执政品德,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党性的集中反映。对于领导者来说,为政以德就会造福于民,为政失德必然招致危亡之祸。因此,执政品德始终是领导干部立身、处世、从业的根基和不懈追求。

一、领导干部要多识大体顾大局,少讲局部和个人利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强化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重点,顺应发展要求,奋力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讲政治。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这是领导干部政德的灵魂。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为党尽责,既要抓好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落实社会稳定这个第一责任,还要把握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上级党委、政府的权威。要讲执行。执行力是领导干部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上级党委、政府部署什么,就创造性地落实什么,始终把上级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各项政策机遇变成现实生产力,以落实到位为尚,以贡献全局为荣。要讲奉献。领导干部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决定;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正确看待个人进退,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当全局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冲突时,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做,更不能为某种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瞎搅和、胡折腾。

二、领导干部要多谋为民造福的事,少干劳民伤财的活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真正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谨记当干部是为了什么,从政要做些什么,身后应该留下什么,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多做为民造福的事,少干劳民伤财的活。要深怀为民之心。牢固树立群众是“天、地、秤”的思想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持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当做亲人,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利益考虑在实施之前,做到老百姓的事多办早办不耽误,老百姓的诉求真听即察早回应,老百姓的声音哪怕是怨声都要声声入耳。要真心服务人民。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热情去服务,带着真情去奉献,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及时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老百姓的福祉,真正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执政品德的试金石。要赢得群众口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领导干部,绝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帽子”,心中只想着更好的“位子”,打着为群众办事的“幌子”,搞一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一定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利益出发,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努力作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用真情、真心赢得群众的口碑。

三、领导干部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搞急功近利的一时轰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地区的发展千头万绪,每一项决策、每一项举措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领导干部,要搞清楚为谁干事,干什么事,怎么干事?在作决策、上项目时,要先谋而后动,多些既瞻前又顾后的思考,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多些既重显绩更重潜绩的胸襟,干一任工作,想几任的事,切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搞一时轰动。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实现科学持久发展,规划是前提,规划得好才能发展得好,管理得好。推动发展不能想当然,必须规划先行,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要素,切实做好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和上下结合文章,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谁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要打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持久战,坚决拆除阻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藩篱,千方百计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环境洼地、发展高地,吸引投资者,激励创业者,惠泽劳动者,实现人才集聚、企业集聚、财富集聚。要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肩上始终扛着两副重担,一个是地方发展和百姓福祉,一个是抓班子带队伍。为官一任,不仅要推动发展,还要带好队伍。要善于发现人、培养人、用好人,努力打造一支“眼里有活、用心做事,敢于担当、真心负责,群众信任、放心托付”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后劲。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要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兴办公益事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度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带有长远性、根本性、能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制度体系,努力使遵守制度、善用制度成为习惯,养成自然,用制度保障各项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

四、领导干部要多听真话摸实情,少听谗言搞主观臆断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灵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善于听真话、摸实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要深入调查研究。毛*说:“要了解情况,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要想听真话、摸实情,就不能浮在表面,而要发扬“鸬鹚精神”,专到深水区抓大鱼、抓活鱼。调查研究也一样,领导干部只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民情、知民意、求民智,就能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在调查研究中开拓思路,在调查研究中完善措施,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真正使调查研究成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本领。要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只有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扎根群众沃土,承接基层地气,走进百姓农家,深入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情感知民意,及时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党和人民的事业也就会无往而不胜。要做到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求真就是要听真话,讲真话。唐代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具有“言者无罪、闻过则喜、听之足戒”的胸襟,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事实上,不想听真话,不善听真话,是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起点。“务实”就是要出实招,求实效,按照客观实际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五、领导干部要多还前人欠下的债,少给后人留麻烦

党的事业就是一场接力赛。领导干部作决策、干工作,不能抛弃历史,更不能隔断未来,而要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作为。特别是积极偿还前人留下的债,积极化解前人留下的矛盾,更能体现领导干部的人品政德。前人在奋力追赶、推动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留下一些债务、矛盾和纠纷,不能因为是前人留下的,就视其为包袱,推而拒之,这既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也是对群众的漠视。有问题有矛盾是正常的,只要是为群众谋利益留下的问题、矛盾,就应该予以正确解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够执政一方,这是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解决过去、现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完成前人未尽的事业,这既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更是对事业的担当和作为。领导干部切忌班子一换思路变,前人定的都不算,规划重做,建设重搞,干部重配,而应客观公正地对待前人的工作,对前人好的工作思路予以继承和发扬。在自己的任职期内,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发展规律,多一些深思熟虑的科学谋划,少一些头脑发热的“假大空”,既量财而举、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不盲目冲动,不短期突破,少增加历史欠账,少为后人留包袱;既给前人还债,又给后人铺路,切实把发展的蓝图绘精准,把百姓期盼的事情做精细,让未来的事业更精彩。

政德连接民心,政风导向民风。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仅是衡量为政之德的最高准则,也是为政之德的最高境界。领导干部只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当一任领导、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在人民群众心中筑起共产党人永久的根据地。

2017年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增强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实效性的措施。

一、新时期党员干部道德品行的现状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履行发扬*,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义务。表明党员干部所要践行的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和*道德的有机统一,要在模范践行*道德基础上,率先倡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为增强针对性,我们在对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整体状况进行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当前群众比较关注的廉洁自律、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调查,以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1.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对自身道德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表现出了亟须提高的强烈愿望与呼声。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第一,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对自身道德状况并没有表现出盲目的乐观和自信,而是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对“您如何评价当前党员干部总体道德状况”的调查中,仅有18%的党员表示满意,而有高达61%的认为一般,还有13.4%的表示不满意,2.6%的表示很不满意。无论是在个别访谈还是集体座谈中,许多党员特别是老党员都对当前党员队伍的道德状况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与担心,认为虽然党员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即使问题是个别的,影响却是全党的。第二,生活情趣庸俗、贪污腐化是反响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问及当前党员干部道德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时,78%的认为是“作风不正,特别是在生活情趣、伦理观念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有70%的认为是“贪污腐化、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还有50.7%的认为是“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四风’问题严重”。可以看出,党员干部的外在形象不仅体现在工作上的尽职尽责,日常生活中所谓“小事小节”上的问题更能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第三,加强道德建设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强烈愿望。在对“您是否认为当前亟须加强党员道德教育”的调查中,有95%的或者选择了“是当务之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或者选择了“非常必要,事关党的形象”。当然,也有3.6%的认为“无所谓,党员也是人,不能要求太高”。这虽然是少数现象,但却忽视不得。事实上,正是个别党员认识上不到位,放松了党性修养,最终败坏了党的整体形象。

2.应然与实然的差异,折射出当前党员干部面临的道德困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道德品行的内在要求。对此,广大党员是高度认同、不容置疑的。但具体做得如何呢?第一,调查显示,只有17%的党员认为自己很好地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高达71%的认为一般,11%的认为很差。这种应然与实然的巨大反差,实质是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员面临的道德困惑,为什么思想上认为正确的东西现实中却做不到位?这在随后的两个调查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第二,在对党章规定的“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认识上,有78%的认为“这是应该做到的”,同时又有37%的认为“现实中很难做到”,22%的认为“这是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相违背的”。特别是问及“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您应该如何做”时,只有52%的党员回答“坚决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有25%的回答“既想服从党和人民利益,但又不想损害个人利益”。这进一步反映了党员在坚持这一原则时的困惑,也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党员个人正当利益的问题。第三,在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及各种请客送礼等现象的认识上,有52%的表示对此“非常痛恨,自己从来不会去做”;37.5%的认为“虽然痛恨,但有时迫不得已也做过”;7.6%的认为“很正常,无需大惊小怪”;6.9%的认为“很有必要,中国目前还是‘关系’社会”。显然,那些认为“很正常”和“很有必要”的党员一旦认为自己需要,自然也会毫不犹豫地去“请客送礼”。也就是说,自觉不自觉地做过或者可能会做违背党性原则的事的党员绝不在少数。当然,许多党员认为出于正常人情交往的请客送礼很有必要,但与各种不正之风交织在一起时,也感到困惑与无奈,这不仅需要正确的思想引导,更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加以规范。

3.明哲保身思想严重,部分党员缺乏同各种不道德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党章》规定,党员干部应当“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在对“当发现自己身边的党员干部有贪污腐败等违反党规党纪行为时你会如何做?”的调查中,只有13%的党员表示会坚决向上级有关部门举报,22%的会以合适方式提醒他们,31%的表示在组织调查时可以配合,30%的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31%的组织调查时可以配合的党员,如果组织上不调查,也应当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行列。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党员不会主动同各种不道德现象作斗争。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监督机制特别是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同时,也反映了部分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不强。

4.个别党员干部道德底线逐步后退,甚至道德判断标准出现偏差。曾几何时,党员干部对所谓的“男女作风”问题可以说是讳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因为一旦与之沾边,就要承受巨大的家庭、社会压力,政治生命也可能就此终结。而今,居然不但有党员干部对此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而且还有的表示理解甚至接受。比如,在对如何看待个别党员干部包养情人现象这一问题的调查中,虽然有75%的党员认为是“道德败坏,严重违反党规党纪”,但也有近20%的认为:“只要不与贪污受贿相联系,就无所谓”,还有4%的认为是“正常现象,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在座谈交流中,还明显感觉到了个别党员干部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偏差,有的对一些不道德现象流露出了“羡慕”、“向往”的心态。比如,对个别通过跑官要官甚至弄虚作假得到提升的人不但不痛恨,反而认为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体现。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确实需要正视。

二、党员干部道德品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变革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在客观上给党员干部道德品行产生了较大影响。改革本身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经济体制变革必然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而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必然使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行面临着利益选择和利益指向的新考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不仅唤醒了党员的利益主体意识,也必然使轻视或否定个人利益的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有的党员以传统价值观念评判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忧心忡忡于社风、党风日下,感觉道德滑坡无底线;有的党员则是在一些领域传统道德观念起着支配作用,而在另一些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规则又渐居主导地位,因而新旧思想观念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就在所难免。有的党员则是完全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坚持利益至上,甚至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到党的政治生活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当然,社会变革引发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重新审视甚至是怀疑,是道德本身不断与时俱进、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利益多元的情况下,赋予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道德以新的时代内涵,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符合党性原则和时代特征的义利观。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5%的党员把“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作为影响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首要因素,也进一步显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道德教育科学性的欠缺及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中屡屡发生的不道德现象,大大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成效。从党员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来看,一是存有脱离思想实际的倾向。8600多万名的党员队伍,横向看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纵向看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差距较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②如果忽视这种多样化和差异性,道德教育的成效必然大打折扣。二是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素质提升、行为养成。其结果,必然是知行脱节,在解释现实问题、解决党员干部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苍白无力。三是存在着“拔高”道德水准的极端化现象。如一味强调共产主义道德,无视*的社会现实和党员的认知觉悟水平,把道德教育“神圣化”,实际上造成了道德虚无现象的产生。同时,党内仍然存在的一些不道德现象,特别是比较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更是极大地降低甚至抵消了道德教育的效果。由于党内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及腐败分子违纪违法手段的隐蔽性,对一般党员群众来说,那些被惩处的官员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似乎是转眼之间由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人民公仆变成了十恶不赦、无所不贪的历史罪人,一旦“东窗事发”,要么是“道德极端败坏”、要么是“生活作风极端糜烂”,这种从“神”到“鬼”的强烈反差使有的党员发出了“还能相信谁”的感慨,有的甚至认为现在党内已经没有“真事”,虽然认识有失偏颇,但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3.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思想相互交织,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激荡更加激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强势地位,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在近代百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参照和模仿西方文化已深深地积淀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本能,西方强势话语极易印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因素的同时,一些腐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自然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追逐的时尚,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沉渣泛起。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但部分媒体、个别学者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大肆宣扬“臣民文化”、特权意识,甚至不惜恶搞、歪曲历史,毫无道德责任。个别党员干部面对这种状况不但不制止、不抵制,反而推波助澜、参与其中,张口不离黄段子,闭口也是荤笑话,共产党员应有的浩然正气荡然无存。甚至个别党员干部善恶颠倒、美丑不分,私欲、贪欲、情欲、官欲恶性膨胀,明码标价地买官卖官,公开带着“情人”出入各种社交场合等等,都对党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杀伤力”。在调查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有些党员对此见怪不怪,反而是对哪个贪官没有“情人”感到奇怪。当问及党员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社会就这样”。这其中包含着冷眼旁观、习以为常的态度,也包含着诸多的无奈与失望。因此,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如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2017年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市地税系统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使党风廉政责任制得到了全面落实。但一些单位在落实责任制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领导责任意识不够强,认为抓税收任务的完成是务实,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务虚,把责任制的落实当成额外负担。因此,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习惯于会议安排、学习文件,嘴上安排多,具体措施少。二是结合实际不够到位。从目前情况看,有的单位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责任内容,对责任制内容没有细化、量化,不够具体明确。三是督促检查不够到位。有的单位责任制考核检查的方式、方法简单,考核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平时很少督促检查,到了年终搞突击,应付了事,使责任制流于形式。四是责任追究不够到位。有的单位出了问题不想追究、不愿追究,有的还说情阻挠、隐情不报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领导怕影响单位荣誉,影响个人业绩,影响同志感情,不想得罪人,使责任追究总是难以到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学习教育,着力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地税干部明确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关系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一项根本制度,是落实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有效载体,也是促使地税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担负反腐倡廉职责的重要制度保证,各级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不抓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

二、抓责任分解,着力解决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分解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这是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也是进行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的前提。一是要把每年反腐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各征收单位和职能部门,并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保障措施以及考核办法。二是要按照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明确每个班子成员应负的领导责任。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而且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其他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部门的反腐败工作,出了问题要负直接的领导责任。三是监督的主体要明确,就是在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要明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具体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三、抓责任考核,着力解决责任落实不够的问题。没有严格认真的责任考核,任何工作就只能是好坏不分,干好干坏一个样,责任制就可能流于形式。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责任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内容不但指各项反腐败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包括教育管理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遵守反腐倡廉各项政策规定的情况。二是必须坚持定期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要分阶段进行定期分析考核,一些单位平时只注重于税收任务的完成,忽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只有等到违纪问题发生了才晃然大悟。要切实做到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税收任务完成情况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三是考核必须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能够量化的考核内容尽量量化,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要认真听取人群意见,最好是通过民主测评等方式来进行评判,以减少主观臆断性。四是做到奖惩逗硬。对考核结果要透明公示,并作为提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只要是责任制规定了的奖惩内容,不管有多大阻力,都必须实行。

四、抓责任追究,着力解决执行廉政纪律不严的问题。严格执行纪律,抓好责任追究,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各级税务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对本单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充分运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责任追究,维护责任制的严肃性。一是要明确追究重点。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作力解决带倾向性、重点性的问题。二是及时向上级汇报。如问题发生后,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有效防止危害结果扩大,努力挽回影响和损失,要坚决防止隐情不报、包庇纵容、顶着不办等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与地方监察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协调。地税部门内部的问题往往是通过地方信访部门或者其他执法机关反映出来的。我们在得知情况反映后,不能以地税老大自居,要主动与地方相关部门沟通,掌握处理问题的主动权。

五、抓监督检查,着力解决结合工作实际不够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地税系统不断加强纪检监查部门建设,各税务所都配备了纪检监察员,各级监察机关都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强对各单位落实责任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是对《廉政准则》和税务总局三个配套文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防止领导干部贪污腐化、违规经商、违规用人等腐败问题的发生。二是对税收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防止越权减免、收人情税、收过头税等违反税收政策问题的发生。三是对纳税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重点防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及语言粗鲁、态度蛮横,工作简单粗暴等问题发生。四是对工作纪律的监督检查。重点防止不按时上下班或者上班时间抄股聊天、喝茶打牌等干与工作无关的现象发生。五是对税收票证的监督检查。重点防止头大尾小、税款不及时入库等问题的发生。六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由于实行了阳光津贴,各种津补贴都很规范,使地税干部的收入较以前有所减少,很容易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重点防止乱发奖金、公款送礼、公款旅游等违纪行为的发生。七是搞好干部离任审计。重点防止突击花钱、贪污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在监督检查中要坚持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经常检查与专项检查、传统监督检查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各类问题,争取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动权。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保证反腐倡廉建设领导责任落到实处的有效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我市地税系统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给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新经验、新方法,推动我市地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多篇】

党支委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材料三篇

党员干部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及对照材料

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精华篇

加强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汇总】

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清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