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考改革,不妨从一年考多次做起

|来源:新高考网

核心提示:万众瞩目的全国高考已落下帷幕。3年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今年被称为“新高考元年”。据了解,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

如今,高考改革的方向已确定,同一个科目考多次已成现实。其实,岂止外语,语文和数学也不妨一年考多次,并且每次全国一套试卷,让高考更人性化。

以往高考一年一次,并且全国多套试卷,往往使考生“一考定终生”,除非复读。但复读又要等一年,身心内耗太大。其实,高考题无论效度有多高,也只是纸笔测验,容易检测认知水平,却很难考量其他重要能力,是应试教育的主要推手。

为取得好的高考成绩,人们不惜搞题海战术、疯狂训练来提升应试能力。高三一年训练也就罢了,可怕的是从高一甚至初中、小学就开始这样训练。广大师生将做题、考试当成了学习最主要的任务,甚至唯一任务,严重侵占了发展自主探究等其他能力的时间。高考下来,考生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远远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思维的破坏和好奇心的丧失。

一年考多次,每次全国一套题的典范是美国的SAT和GRE,二者是典型的社会化考试。考生一次没发挥好,还可考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越早考到自己满意的成绩,就能越早抽出时间来做其他事,而不是像每年都拖到6月的中国高考。这样,高考就成为了一种平常而普通的考试,不至于受到全社会的过度关注,缓解考生的紧张,减轻应试的危害。

高考本质上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而新高考要求招生不仅看高考成绩,还要看综合素养,尤其是考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兴趣爱好、优势项目等等。所以,高考成绩只是招生录取的一个参考依据而已,而不是全部依据。在这种背景下,高考一年考多次,每次全国一套题,就不会使考生将时间过分消耗在应试上,也不会令全社会过度关注。彼时,考生则多会释放自己的活力,充分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尽显差异性和多样性。

要做到高考一年考多次,每次全国一套题,最关键的是试题必须标准化,能准确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潜质,区分度明显。

美国的SAT和GRE均属标准化的性向测验,并不考查个体实际知识掌握情况,而是试图了解个体的“潜能”,这对于我国还是成就测验的高考来说,是有借鉴价值的。

从测验模式上,美国的SAT等已经广泛采用项目反应理论作为测验的理论依据,系统会根据考生的反应确定随后的题目,完全因人而异,保证了测验的公平性,这对于基于经典测验理论的高考来说又是值得学习的。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呼吁对高考进行改革,并提出海量高考方案。其基本模式是,通过建立海量的高考题库,使得题海战术失去意义,进而使学习过程重新关注认知规律本身,而非死记硬背;在全国各地建立考试中心,平时可以去测试以自我评估。高考变为一年多次,可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多次考试,以最高的成绩为准。

如今,高考已满40年,成为影响深远的教育制度。新高考已展现出改善教育的潜力,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特殊而又普通的考试的作用,就成了制度规划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