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高考高中学校成绩排名(高考录取率排行)
|来源:新高考网
石家庄高中学校排名靠前的学校有: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河北正定中学、石家庄精英中学、河北辛集中学、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等,具体完整名单见下表。
一、石家庄重点高中排行榜名单
排名 | 学校名称 | 人气 | 所在市 | 类型 |
1 |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 | 574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 | 河北正定中学 | 5604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 | 石家庄精英中学 | 5582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4 | 河北辛集中学 | 4321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5 |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 4020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6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 3484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7 |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 1999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8 | 辛集市第一中学 | 175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9 | 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 | 1692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0 | 河北灵寿中学 | 1602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1 | 石家庄实验中学 | 1535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2 | 河北平山中学 | 149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3 |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 1492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4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 143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5 |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 | 140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6 | 藁城市第九中学 | 139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7 | 河北赵县中学 | 136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8 |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135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19 | 石家庄铁路分局石家庄铁路第一中学 | 1351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0 | 新乐市第一中学 | 1339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1 |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 1330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2 | 藁城市第一中学 | 132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3 | 行唐县第一中学 | 1305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4 | 晋州市第一中学 | 1299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5 | 河北栾城中学 | 1286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6 | 鹿泉市第一中学 | 1286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7 | 元氏县第一中学 | 1279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8 | 正定县第一中学 | 1246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29 |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 1241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0 |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 1235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1 | 石家庄市第六中学 | 122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2 |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 1204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3 | 石家庄市第四中学 | 1194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4 |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 1188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5 | 正定县第五中学 | 1148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6 | 石家庄市第五十四中学 | 1147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7 | 石家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 1144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8 | 石家庄市第五中学 | 114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39 | 高邑镇中学 | 1133 | 石家庄市 | 省级示范高中 |
二、石家庄各高中高考成绩喜报(高考录取率)
三、石家庄部分高中简介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学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好,一切都好”的办学理念,“稳健发展,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全国著名,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为培养未来的政治领袖、科技精英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奠定基础”的育人目标,“坚毅、勤奋、诚朴、健美”的八字校训,“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以及“以爱国主义的七层次责任教育”德育特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适应教育本质要求的“双自主”教学特色,以主人翁意识的、适应时代人本价值趋向的民主管理特色等。二中作为河北省实验中学,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开放的前列,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
学校校长尚小朋提出了“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绿色”代表自然、和谐、健康、成长,自然即尊重自然、崇尚科学,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和谐即营造民主、文明的教育环境;健康即培养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人;成长即发展,就是为学生和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