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什么

|来源:新高考网

“信任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为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信任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这一宣传主题,强调预防接种工作以公众对其信任为基石,只有全民共同行动,支持预防接种工作,为公众建立牢固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屏障,才能构建美好生活。主题旨在宣传相信预防接种这一基本国家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的接受预防接种所带来的健康保护,从而远离传染病。

预防接种知识介绍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基础免疫程序

预防接种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所用的生物制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法,接种到人体后,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产生抵抗某种传染病的抗体,即对抗相应的细菌或病毒的抵抗力,从而不得这种疾病,是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有效方法。计划免疫是指按年龄有计划地进行各种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

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选对预防针

1、如何选择预防接种

很多家长对打预防针的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比较差,对许多传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为了预防儿童患传染性疾病,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者的特异免疫力,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面对诸多种类的预防针,家长如何选择呢?儿童出生后,具体接种程序是:出生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满一足月接种乙肝疫苗;满二足月服脊灰疫苗;满三足月接种百白破、服脊灰疫苗;满四足月也接种百白破疫苗、服脊灰疫苗;满五足月接种百白破疫苗;满六足月接种乙肝疫苗;满八足月接种麻疹疫苗。一岁半至两岁加强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四岁加强脊灰疫苗,七岁加强白破二联,至此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

基础免疫之外的预防针一般应在相应疾病流行前1~2个月接种。如:流脑疫苗应在11月底之前接种,乙脑疫苗应在5月底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9~12月接种。水痘疫苗、甲肝疫苗、麻风腮新高考网疫苗、安儿宝、轮状病毒疫苗等疫苗一年四季均可接种。

2、选择预防接种有学问

带儿童去医院打过预防针的家长都清楚,打针前,大夫会问一些儿童的健康状况,为什么呢?专家介绍,身体健康的适龄儿童都可以进行预防接种,但儿童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接种,需咨询大夫,了解相关知识:

1.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儿童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

3、正确认识预防接种误区

有些预防针会有不同的反应出现,如何处理好出现的“接种反应”尤为重要。预防接种前,家长要给儿童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儿童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接种完毕后,在现场观察15~30分钟,如无反应再离开现场。打过预防针后应让儿童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剌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有时小孩会出现“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一般1~2天就会好的。极个别的儿童可能会发高烧,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特别提醒家长朋友,临床上经常听到家长的一些错误说法,一定要掌握相关知识,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接种疫苗后一般1~2个月后才逐渐产生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后不可大意,还应注意预防。

2.预防接种后,有些疫苗经过一段时间,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或消失,需加强接种。

3.接种疫苗后误认为不会再患此种传染病,接种疫苗后有少数人不产生抗体,仍有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家长须留意

最近,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儿童预防接种的优惠措施,显示了在公共预防控制方面的力度。怎样用好这些措施,与儿童家长对免疫接种知识的掌握水平有关。下面是有关“须知”,家长不妨复习一下。

儿童出生后,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需要实施预防接种。

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有:麻疹、儿童麻痹症、结核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

这些疾病都比较严重,一旦染上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的还会威胁生命或留下后遗症,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造成负担。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并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需接种多种疫苗

儿童从出生就要根据国家计划免疫的要求,定期接种多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我国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包括儿童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前者可以较为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也就是说母亲若患有乙肝,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童被传染;后者预防结核。随后还将陆续给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白百破疫苗;麻疹、乙脑、流脑疫苗;麻风腮疫苗等。另外还有一些如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身体情况,选择接种。

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前,跟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相对洁净,上幼儿园后,跟外界就有了密切接触,因此被传染上一些疾病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育儿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在儿童上幼儿园之前,给儿童接种预防水痘、甲肝等疾病的疫苗。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接种疫苗有禁忌

并非随时、随地、任何儿童都可以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一般应禁忌或暂缓接种疫苗:

⑴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⑵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⑶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⑷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儿童不宜接种;

⑸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⑹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⑺如果儿童每天大便次数超过四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⑻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儿童,六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⑼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

⑽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此外,家长在带儿童接种疫苗时,一定要将儿童当时的身体情况详细反映给医生,最好携带相关病史资料。

留心儿童接种后的不适反应

任何疫苗在接种后都有可能产生不适反应。如果儿童在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但很快就消退,这属于正常的不适反应。而这些症状如果加重,最好尽快到医院治疗。

另外有些儿童会对一些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长疹子、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休克等症状,那么在接种含有引起过敏成分的疫苗时,一定要慎重,最好不要再接种相同疫苗。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须把儿童的过敏情况反映给医生,由医生准备好抢救措施后再接种。

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不要自己购买后给儿童自行接种,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计划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信任预防接种 享受健康生活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资料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海报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