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来源:新高考网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诗的作者是*,是作者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作,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叙事诗,内容主要写红军将攻打吉安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作者:*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翻译:
天全白了, 大军在雪中前进,心情迫切。 头上是峻岭, 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 此行将去何方? 赣江畔风雪正迷乱。 命令昨日已下达, 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字词解释: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漫天:满天。
④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⑤赣(gàn)江:江名,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
⑥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背景:
1930年1月上旬,*和朱德分别率领部队离开古田,中旬离开闽西回师赣南,巧妙地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2月3日,*自永丰的藤田到吉安的富田,1930年2月7日,红军和地方党委召开连席会议(二七会议),决定争取革命首先在江西省胜利,夺取全省政权。军事上是首先攻打吉安,占领后即宣布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当时红军还未攻占过这么大的县市。二月中,*率军从广昌向吉安进发。由于蒋介石命令军队向吉安靠拢,红军在中途退回赣南。会议还规定了扩大苏区、深入土地革命、扩大工农武装三大主要任务,并决定召开江西全省工农大会。就在这期间,*激情满怀,回忆起1月中、下旬行军在广昌路上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词。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逐句分析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整体把握
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作词,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历史贡献:
一、*引导中国走上*发展道路,确立了*基本制度。
二、*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道路,开始了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开始了实现*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评价:
*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作者资料: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原文】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作者:*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翻译:
天全白了, 大军在雪中前进,心情迫切。 头上是峻岭, 狂风漫卷红旗越过关山。 此行将去何方? 赣江畔风雪正迷乱。 命令昨日已下达, 十万工农武装就要直取吉安。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字词解释: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②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③漫天:满天。
④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⑤赣(gàn)江:江名,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
⑥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背景:
1930年1月上旬,*和朱德分别率领部队离开古田,中旬离开闽西回师赣南,巧妙地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2月3日,*自永丰的藤田到吉安的富田,1930年2月7日,红军和地方党委召开连席会议(二七会议),决定争取革命首先在江西省胜利,夺取全省政权。军事上是首先攻打吉安,占领后即宣布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当时红军还未攻占过这么大的县市。二月中,*率军从广昌向吉安进发。由于蒋介石命令军队向吉安靠拢,红军在中途退回赣南。会议还规定了扩大苏区、深入土地革命、扩大工农武装三大主要任务,并决定召开江西全省工农大会。就在这期间,*激情满怀,回忆起1月中、下旬行军在广昌路上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词。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逐句分析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整体把握
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作词,一般先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在面前,然后再将重大的历史事件放在这个壮美的环境之中,从而营造出极为和谐的诗歌意象和典型的文学形象。
*历史贡献:
一、*引导中国走上*发展道路,确立了*基本制度。
二、*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道路,开始了沿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三、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开始了实现*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评价:
*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中国共产党在他逝世5年以后,对他的全部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员会决议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评价。*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作者资料: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诗句、古诗词,这里都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