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最新总人口数据统计,合肥各区常住人口数量排名(一)

|来源:新高考网

合肥最新总人口数据统计,合肥各区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月23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合肥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达到796.5万人。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5万人,比上年增加9.6万人,增长1.2%。
合肥四区的人口情况,瑶海区97.9万人,庐阳区67.1万人,蜀山区125.2万人,包河区95.2万人。从数量上看,蜀山常住人口最多,瑶海和包河相当,庐阳最少。

据此可以推算出各区的人口密度:庐阳0.48、蜀山0.19、包河0.34、瑶海0.36。
上述结果说明,合肥人相对更多地居住在庐阳区,其次为瑶海区和包河区,蜀山区最低。蜀山区面积大,人口密度最低,主要因为区域内工厂企业较多,还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区(如大蜀山等)。
再来从增长维度看看哪个区最有吸引力。和2015年相比,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常住人口分别增长0.7万、0.9万、1.4万和2.3万。可见,包河区人口增加最多,瑶海区增加最少。

粗略来看,包河区对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与承载力。综合合肥四大主城区人口数据来看,庐阳区常住人口密度最大,显示老城区的传统优势,以及合肥人对居住地的选择习惯。其他城区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包河区魅力最大,一定程度上受滨湖新区发展的影响。
另外,外数据显示,去年安徽常住人口突破6200万!但是意想不到的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竟然不是省会城市合肥...
黄山

2017年常住人口:138.4万人
排名第16


黄山,自古即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其秀美瑰丽的大好山河与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让多少文人骚客魂牵梦绕,让人由衷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人生感叹。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池州

2017年常住人口:144.9万人
排名第15


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诗仙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等众多诗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所作的《清明》使杏花村闻名于世。历代名人陶渊明、苏轼、岳飞、陆游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
铜陵

2017年常住人口:160.8万人
排名第14


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
淮北

2017年常住人口:222.8万人
排名第13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
马鞍山

2017年常住人口:230.2万人
排名第12


马鞍山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锁钥”之称。早在六朝时期,许多名公巨卿、贤达雅士就流连驻足马鞍山,留下众多古迹和文化遗存。2017年11月,马鞍山市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宣城

2017年常住人口:261.4万人
排名第11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
蚌埠

2017年常住人口:337.7万人
排名第10


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合肥总人口有多少,合肥常住人口数量比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