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手抄报内容资料

|来源:新高考网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卫计委、食药监总局等1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自6月13日至6月27日期间,围绕“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主题宣教实践活动。

【春季食品安全小常识】

一、正确掌握食品安全知识,了解含毒素食物。

有些食品本身会含有毒素,有些食品会由于春季气温回升或者处理方法不当而产生毒性。以下是几种春季易引起中毒的食品,市民们可适当了解并掌握安全食用方法。

(1)生四季豆中含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这两种毒素只有经过彻底加热才被破坏,否则食用后会引起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烹调时,应将四季豆充分加热、彻底炒熟,使豆棍由直挺变焉弱,颜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浅尝无豆腥味,方可放心食用。

(2)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会被氧化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进食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预防鲜黄花菜中毒,关键是要除掉菜的长柄,先用清水泡,再用开水焯,然后用冷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捞出炒熟或煮透后食用。但经过处理的鲜黄花菜,每次也不宜多吃。

(3)土豆在发芽或未成熟时,含有毒物质龙葵素,进食后可造成咽喉或上腹部不适,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春季,应注意将土豆存放于干燥、阴凉处以避免发芽;发芽多者或青皮土豆不可食用;芽少者,削去芽及芽眼周围皮肉,烧煮时可加入少许醋,烧熟、煮透再食用。

(4)春季是毒菇中毒多发的季节,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市民因采食野菇中毒甚至死亡。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视物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防止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5)春季,南方木耳疯长。但新鲜木耳不可立刻食用,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或咽喉水肿。相比之下,干木耳更加安全。

(6)许多人爱吃味甜的新鲜甘蔗。但一旦霉变,甘蔗的质地将变软,外皮颜色变深、呈褐色,闻之有酸霉或酒槽味;受真菌污染而发霉变质的甘蔗含有神经毒素,食用后2-8小时即发病,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死亡。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对中毒者进行洗胃、灌肠以排除毒物,并送医院救治。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春季是细菌滋生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此提醒市民,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馆,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慎用生菜凉菜。不要在小摊贩或流动摊点购食品,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保质期。在家中烹饪食品时,一定要烧熟煮透,剩余食品必须低温冷藏存放,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同时,做好餐具的清洗消毒,生熟食餐具要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三、集体活动餐饮应规范,春游慎食野果野菜。

单位、学校常在春天组织外出郊游。很多人喜欢趁此去农家乐品尝野菜野味,而其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餐具也未经消毒,缺乏食品安全保障。另旅游景区的路边,往往有商贩叫卖“绿色食品”,这些食品可能是“三无产品”,或是过期食品,甚至来自于地下工厂生产,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同时,在郊游中,应该避免采挖、品尝野蘑菇、山野菜等野菜野果,大多数游客对野菜野果的认识程度有限,容易造成误采、误食,引发中毒事件。

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手抄报文字资料附图片

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手抄报图片设计

关于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