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六篇

|来源:新高考网

办公室是领导机关的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既要处理事务,又要参与政务;既是“兵头”,又是“将尾”。如果单位领导之间相处融洽,工作协调,能够以诚相待,办公室主任的工作相应也就比较得心应手;如果单位领导之间互相抵牾,斤斤计较,不能协调配合,自然会加大办公室主任工作的难度,给一个地区、单位、部门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在领导之间不融洽、不协调、不配合的情况下,办公室主任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走好“钢丝”,搞好平衡,化解领导之间的矛盾呢?

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六篇

第一,充分熟悉领导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熟悉领导的性格、爱好以及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了解领导之间矛盾的症结所在,努力化解领导之间的矛盾

领导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有一般人的丰富情感、领导之间在工作生活中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矛盾、纠纷是很正常的。办公室主任要正确认识领导之间的矛盾,不能因为领导之间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就认为领导水平次、风格低、不称职,进而改变对领导的整体印象和评价。领导作为活生生的人,他们之间朝夕相处,因为个性,爱好各异,工作方式、方法及对事物、对上下级的认识和评价不同,出现一些矛盾是难免的。这些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很少是原则性的、不可调和的。

办公室主任与领导接触较多,直接为领导服务,要对领导之间发生矛盾的起因、症结有所了解,并利用自身优势,多做说服、解释、调和工作。对领导之间因为工作产生的分歧,办公室主任要敢于揽过,忍辱负重,勇于主动承担协调不够的责任,以求得领导之间的互谅。领导之间发生矛盾之后,有时会对办公室主任产生怀疑、误解甚至非难,此时办公室主任要保持豁达的心态,拥有宽广的胸怀,不要急于争论、辩解,要以自己的坦荡、真诚感动领导,让怀疑、误解、非难在相互了解、相互理解中烟消云散。

有些领导之间的矛盾有深层次的、不便于说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主任应假装不知,不可主动提及,可以在双方不知不觉中帮助做一些沟通、调解工作。这种调解、沟通工作既要不事声张、非常巧妙,又要实事求是、出以公心、不偏不倚。同时,办公室主任还应以认真细致的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消除诱发领导之间矛盾的因素,把领导之间的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一旦领导之间发生矛盾,办公室主任绝不能卷入其中,应保持“中立”,搞好平衡

卷入领导之间的矛盾,或有意无意地站在一把手一边、站在掌权者一边,是办公室主任的不明智之举。在单位领导面前,办公室主任是下级。严格地说,办公室主任不应当介入或参与领导之间的矛盾,不应当评价领导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更不能瞎传话、调拨是非、离间领导之间的关系。领导之间发生矛盾、摩擦时,办公室主任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格外小心谨慎,不能搞远近亲疏,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一边倒”,不能厚此薄彼。

领导之间的多数矛盾都是由小事引起的,很少是原则性问题。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了解的加深,一般都能够自然淡忘、化解。下级的介入,只能使领导之间的小矛盾演化为大矛盾,使本来简单的矛盾复杂化、办公室主任是一个机关、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不能搞人身依附,不能成了某些领导的办公室主任,不能成为某个领导或一把手的办公室主任、那种一看领导之间发生矛盾就倒向一边,对另外的领导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非难指责,甚至被拿来当枪使,以向个别领导卖身投靠、邀功讨好为荣的办公室主任是非常愚蠢的,其下场也肯定不会好的。

领导之间有了分歧、有了矛盾,往往非常敏感,办公室主任向谁汇报多了,去谁办公室多了,谁的事帮助办了,给谁派的车好了,有时也会引起某些领导的猜疑。这就要求办公室主任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持“等距离交往”的原则,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掌握好平衡的艺术。不介入领导之间的矛盾,坚持中立,掌握好平衡,绝对不是耍小聪明,绝对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作为办公室主任必须掌握的领导艺术。

第三,面对领导之间的矛盾,办公室主任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为领导团结提供催化剂、黏合剂、润滑剂

领导之间产生矛盾、分歧之后,往往各执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穿梭于领导之间的办公室主任,最容易成为“倾诉”的对象。

在与领导交往中,领导不主动提及办公室主任要避开这一话题。一旦领导“诉说”,办公室主任要静心地听,不要轻易表态,给以肯定、同情,或添油加醋、说三道四,为讨好一个领导提供另一领导的什么材料,拨弄领导之间的是非;也不宜轻率反驳领导的“倾诉”,或对“倾诉”表现出不耐烦乃至反感,这样会让领导认为你同对方走得近,是主动站在对方一边。

办公室主任可向领导传递一些对方对他的尊重、佩服以及好的评价,如果“倾诉”与事实有出入可作一些耐心的解释,也可举出令人信服的例证,以消解领导对对方的怨气,缓解领导之间的紧张关系。对领导之间因缺乏沟通而产生的误解乃至矛盾,办公室主任应选择时机,积极说明事实原委,促使领导加强沟通、理解,消除误会,增进团结,加强友谊。

对领导之间因个性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办公室主任要当好“说客”,做好提醒、说服、解释工作,促进领导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如果领导之间的矛盾是因工作方式、方法引起的,办公室主任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时提醒双方加强工作上的沟通,发挥拾遗补阙的作用,促使领导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互融、互补、互通,促进领导之间乃至整个领导班子的团结。

一、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

20*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突出以身作则,着力种好“责任田”。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头深入基层单位宣讲。主持召开11次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谋划党建重点工作。对照基层党建“三个清单”,深入贫困村蹲点调研。连续3年提高述职评议考核结果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的权重。

二是突出重点难点,着力打好“攻坚战”。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整治基层“微腐败”,落实优化环境十项推禁令和“为官不为”问责规定,坚决查处影响发展的各类违纪问题。完成119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聚焦国企党建“四化”问题,调整管理体制,配强党建工作力量。

三是突出规范提升,着力推进“标准化”。出台标准化建设“1+1+3”文件。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培训党组织书记6500余名。抓非公党建促发展,合肥连续9年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考核中名列榜首。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村、社区平均运转经费分别达17.8万元、71万元,活动场所平均面积分别达426平方米、1050平方米。

四是突出示范带动,着力培育“新品牌”。总结推广“两应”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做法,制定加强城市基层党建“1+2”文件,组建“高教基地党建联盟”等区域化党建平台,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完善。探索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深化拓展“四联四定”“楼宇党建”“智慧党建云平台”等党建品牌。

20*年,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聚焦主业强责任。持续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扎实开展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

二是聚焦重点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力争20*年再达标30%以上。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推动网络信息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运用,着力解决新兴领域党建覆盖难题。

三是聚焦问题抓整改。以村、社区“两委”统一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平均每村不少于2名的数量储备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健全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

四是聚焦保障抓巩固。持续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充分发挥选派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二、淮北市委书记黄晓武

20*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以上率下抓履职。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党建领导小组会议、党建工作调度推进会等20余次,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推行“书记党建项目”工作法,督促各级书记领办创新项目73个。围绕中心抓党建,建立产业一线党支部286个,向22个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183个有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一对一”包保,促成淮北创成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聚焦问题促提升。开展党建工作明察暗访,带头包保联系“空白村”,建立机关党建“周末60分”开放式党课制度,成功举办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机关党建与发展论坛”。

三是务求实效强基础。结合市情开展“讲重勇作促”专题教育和专题警示教育,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向1.1万名流动党员、12万人次本地党员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标准化建设“争创达标、树亮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党建投入超2.3亿元,每个乡镇均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多数乡镇配备2名以上组织干事。

四是注重创新显特色。把握时代脉搏和群众需求,建设26所开放式党校。深化入户连心大走访,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实施智慧党建等24项智慧工程。推行以自然村和住宅小区为基本单元的村(居)民自治,把党组织建到基本单元。在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介绍经验。

五是正风肃纪抓巡察。在全省较早成立市委巡察机构“一办两组”,从严整改2016年巡察全覆盖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纪律处分115人、组织处理28人,移送司法机关14人。

20*年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认真抓好中央及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

二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实施标准化建设“集中攻坚年”,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达标率不低于80%。强化“互联网+党建”思维,以镇或村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e支部,建成覆盖全市、联网并播的远教文化广场网络。

三是进一步抓实工作保障。推动资源、权力下沉,领导干部提拔使用、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听取社区意见。强化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实施村集体经济“清零提升”两年行动计划。

四是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全年开展2次基层党建现场观摩督查,深入镇村调研党建工作不少于20天。市委常委、县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至少领办1个党建创新项目、1个党建重点项目。

三、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

20*年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39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议题99项,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意见,干部集中轮训实现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召开3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督促利辛县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到基层调研90多次,走访群众200多人。

二是狠抓问题整改。紧抓上年度述职问题整改,严肃处理挪用秸秆禁烧专项资金问题,开展“三会一课”执行不严、村干部在职不在岗等专项整治。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施意见,选派529名机关干部驻村扶贫,全市脱贫攻坚培训29万多人次。全市安排扶贫资金12.9亿元、为上年度5倍,其中市本级8.6亿元、为上年度8.3倍。设立村扶贫专项资金1.3亿元,为每村安排养殖、光伏建设用地各2块,投用光伏电站1949个,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

三是落实重点任务。村级活动场所面积均达200平方米以上。村“两委”正职年均基本报酬达2.25万元、增长9.2%,副职达1.64万元、增长12.5%。选拔4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选派142名优秀干部到信访重点镇村挂职。创新开展基层党建季度“对标巡诊”,推动5589个基层党组织达标。完善党员考绩办法,微信党支部参与党员13.6万多人。

20*年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明责任、建机制。认真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投入更多精力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制定基层党建年度岗位责任目标,加强基层党建专项督查调度,做好县乡两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

二是讲政治、强功能。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确保村(社区)“两委”换届成功。做好基层党建“对标巡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三是促扶贫、补短板。完善亳州市脱贫攻坚信息服务平台手机APP,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坚持一村一策,提高脱贫质量。常态化开展扶贫领域“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整治。

四是重创新、求实效。坚持互联网思维,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抓好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强化党员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个责任”向基层延伸。

四、宿州市委书记史翔

20*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聚焦入脑入心,强化理论武装。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市委常委带头到扶贫联系点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中心组学习、组织报告会、组建宣讲团、开展大调研、集中轮训等方式,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上肩。坚持每周党建例会、每月电话抽查、双月实地督导、季度约谈通报、半年发函反馈工作机制,出台基层党建追责问责办法,全面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通过“一报两台”对县区委书记、组织部长进行专访,严格落实乡镇组织委员市级审批备案制,配齐配强乡镇组织员、组织干事并强化培训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推进任务落实。

三是聚焦达标达效,强化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建“万名干部大调研”,制定“1+1+7”标准化建设意见和农村基层党建“十三条意见”,实施项目化推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性教育十分钟”等组织生活制度。选派县区扶贫专职副书记,向873个非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9337个自然村全部配备扶贫小组长,实行全程纪实管理,强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四是聚焦从严从实,强化问题解决。扎实开展整治村务管理混乱等四个专项行动、发展党员集中排查整治活动。全面完成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村干部正职年均报酬2.8万元,3.67万名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有序发放,新建、扩建145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制定加强市直单位党组(党委)工作若干意见和机关党建十六条意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年、非公党建集中推进月活动,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

20*年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狠抓责任制落实。健全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制度化约谈等机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推动基层党建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狠抓组织力提升。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长效。坚持分类施策,统筹抓好农村、城市、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学校等领域党建工作,年底前80%的基层党组织实现达标。推广应用“宿州智慧党建平台”,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

三是狠抓关键性突破。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配备村级法律顾问,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退出机制,实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巩固“三年行动计划”成果,持续推进“百村示范、百村整顿、千村提升”,力争7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

五、蚌埠市委书记汪莹纯

20*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从严从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出台实施意见和“五大行动”安排方案,全面实施“五个一”活动。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31次,研究党建工作重大问题85个,制定出台了一批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和办法。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机制。

二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实施“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彻底肃清周春雨等案遗毒遗风遗痕。开展“一个行动和五个专项整治”,抓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全面推行组织生活“5+X”模式,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分领域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实施组织生活全程纪实管理。

三是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以“一本一册一表一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年内达标率为51.3%。实施基层党建“小郎中”骨干培训工程和村党组织带头人“523”工程,对全市819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面轮训。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7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得到转化。完成省下达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新单建指标。上年度点评的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四是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在8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基础上,向750个有扶贫任务的村选派科级以上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包村包户帮扶全覆盖。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10.65万元。

20*年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抓实“五大行动”安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是抓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考核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中的比重,强化监督问责。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一把手”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责任落实。

三是抓基层基础夯实。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20*年度基层党建“小郎中”骨干培训工程,持续加强对党员和党务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全面实施党员发展调剂制度。巩固“两个覆盖”专项行动成果,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继续按照省标准的2倍落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完善“双联双增”活动,高质量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四是以抓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促基层党建达标升级。年内实现80%以上基层党组织全面达标。深化党支部组织生活“5+X”模式,进一步抓实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全程纪实管理工作,为全市所有基层党支部统一配备纪实记录簿。整合各领域党建工作资源,打造蚌埠市“智慧党建”平台,提升全市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

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阜阳市委书记李平

20*年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推动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头抓好学习、开展宣讲、深入调研,全市累计轮训县处级干部1630人,开展微宣讲、艺术化宣讲、末梢宣讲等1700余场。

二是强化工作担当,推动党建责任落到实处。制定出台基层党建“三个清单”以及加强市直机关党建等实施意见,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讲重作”专题教育、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实施固本强基十大工程。

三是突出工作创新,推动标准化建设取得实效。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4100个基层党组织基本达标。大力推广“党内政治生活馆”“小板凳工作室”等党建品牌,全面完成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全年累计拨付经费1.7亿元、村均9.2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达395平方米。

四是注重工作结合,推动脱贫攻坚有力前行。组建286个驻村工作队,选派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73个。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活动。注重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830个。

五是树立问题导向,推动薄弱环节立行立改。针对上年度述职评议等查摆问题,先后开展两轮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严转提促”活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集中开展“惩治微腐、规范微权、管好微官”等活动。

20*年抓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践行*,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二是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加强跟踪问效,推动形成自上而下抓基层党建的整体合力。

三是进一步打牢基层基础。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载体,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加大党建经费投入,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四是进一步抓党建促脱贫。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相融合,完善定点帮扶制度,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加强深度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五是搞好统筹协调。紧紧围绕“双轮驱动”主战略、“五大专项行动”主抓手,以党建统揽全局、凝聚人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大美阜阳建设新篇章。

基层个人抓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二篇

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述职报告3篇

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存在的问题

支部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个人述职报告范文

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医院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抓基层党建工作卫生院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乡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关于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