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来源:新高考网

篇1】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5号文件、省委12号文件和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超前谋划,创新思路,苦练内功,上半年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030万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上半年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

,县扶贫办按照新一轮建档立卡和项目管理要求,进一步改造长阳扶贫开发项目智能管理系统,重点开发与国家建档立卡软件的数据迁移、项目管理流程等模块,目前全部投入应用,应用终端由乡镇扶贫办延伸至项目村。扶贫搬迁、雨露计划、产业到户贫困比达到100%。上半年进一步对数据进行核实比对,按照上级要求确定贫困村39个,识别贫困农户29674户94783人。

(二)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1、实施特困村“335”扶贫攻坚模式。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特困村扶贫攻坚行动的通知》(长办文〔2014〕36号)要求和规划,整合资源,逐年实施,通过2-3年对20个县级特困村按照“335”模式予以推进,即县、乡、村三级联动,为特困村每村整合资金300万元以上,帮助解决交通、饮水、住房、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五大突出问题。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82.76万元,主要用于公路、农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魔芋、茶叶、核桃等产业发展;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97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

2、实施整村推进“1321”帮扶模式。由1名县级领导带领3个以上部门,连续2年帮扶1个整村推进村。启动的整村推进村已以长办文〔2015〕17号文件明确,负责联系指导协调,向特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安排一个县直部门牵头组建帮扶工作队,负责组织实施等工作。启动的9个整村推进村规划项目127个,大部分已启动建设,规划投资776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950万元,行业整合资金6384万元,其他帮扶和农民自筹397万元,规划发展茶叶、魔芋等特色扶贫产业24950亩,畜牧养殖50300头(只);硬化、新修、改扩建公路317.7公里;实施农田水利6处;完成扶贫搬迁和危改210户;实施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10900人次。根据市扶贫办《关于下达提前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备案的通知》(宜扶〔2015〕17号),以《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关于安排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的通知》(长财农发〔2015〕157号)下达9个财政扶贫项目38个,资金950万元。

(三)着力推进“六个一万”精准扶贫工程

一是实施产业到户工程。围绕全县“五个一”产业发展,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扶持1万个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庭院经济,种植面积达一万亩以上。上半年投资128万元带动1089户发展茶叶2050亩,投资60万带动2023户发展栀果3500亩,投入342万元发展魔芋2600亩。二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工程。充分发挥县产业扶贫专家顾问团作用,完成实用技术培训一万人次以上。截止5月份,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8场,3900人次。三是实施生产资料到户工程。计划整合资金400万元,对16个重点贫困村一万个贫困户直接发放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今年上半年,整合资金39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98万元,对16个重点贫困村发放玉米脱粒机9800台。四是深入推进金融扶贫试点示范工程。继续抓好56个扶贫互助社日常监管,加强银社对接,整合各类资金1000万元以上,解决一万个致富能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生产资金不足问题。五是深入推进助学启智、大病关爱等阳光工程。解决1万人次以上贫困户就医、读书困难问题。上半年助学启智工程筹集善款105万元帮扶700人次;壹佰基金促进会资助大病患者213人次,发放关爱资金140.3974万元。六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到户工程。重点对贫困户饮水、生产生活用电、危房改造和扶贫搬迁等予以帮扶,整合资金1亿元以上解决一万农户以上基础设施问题。上半年投入1091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新修公路66.05公里,改扩建、维修公路376.413公里;投资297万新修水池3140立方,铺设水管174300米。

(四)创新机制,努力争创全省金融扶贫示范县

7月,长阳金融扶贫试点方案获省扶贫办批复,成为全省两个创新试点项目之一,我县全力推行“1+4”模式,即以全县56家扶贫互助社为平台,坚持精准扶贫驱动(瞄准贫困户真扶贫、扶真贫)、银社对接推动(邮政储蓄银行与扶贫互助社对接)、政策激励促动(对全县年度考核前10名互助社奖励5万元本金、对入社贫困户优先安排小额贴息贷款、探索与保险公司合作对贫困户母猪、耕牛等投保)、产业发展带动(扶持资金用于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打造金融扶贫示范县。从去年开始在龙舟坪镇郑家榜等村探索“银社”合作模式试点,借助邮政储蓄银行的资金优势和扶贫互助社的管理基础及客户群体,加大借款总量和额度,满足贫困农户对资金需求,社会反映良好。截止目前,互助社本金达到1302万元。上半年发放借款1650万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300万元,完成扶贫小额信贷3000万元,目前已放贷130万元。今年5月份被省扶贫办评为“全省金融扶贫示范县”。

(五)大力推行“1155”扶贫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坚持扶贫项目规划、实施、监管一盘棋,探索推行“1155”扶贫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打造“一个软件平台”即以长阳扶贫智能操作软件为平台,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精细管理网络化,固化项目管理流程,减化资金监管环节,强化动态调整机制,量化绩效考核结果。引入“一个第三方机构”即专业中介机构对扶贫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如设计、代理、造价、监理、检测、审计等参与规划评审、参与现场勘查、参与查验资料、参与检查验收。遵循“五个步骤”即申报扶贫项目、编制实施方案、现场验收项目、填写验收报告、资料收集归档。严把“五个关口”即调查核实关、审核程序关、预算决算关、检查验收关、资金拨付关。实施项目258个,均按照项目管理办法上报相关资料并实行了验收;上半年安排项目159个,也将按照项目管理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

(六)全面启动长阳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总结“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启动全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6月4日召开了全县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扶贫规划培训会,全面启动编制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精准扶贫力度有待加大

一是部分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占比率不高,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等考虑到连片发展,受益户不局限于贫困户,所以贫困户占比不高;二是资金投入总量有限,项目实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所有的要求;三是没有充分实行规划整合,有些项目受到行业规范的制约、整合资金有难度。

(二)市级贫困村项目建设不平衡

一是受到经济持续下行、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少数项目下半年验收有困难;二是受项目资金计划下达时间的影响,项目实施滞后,例如规划的项目、资金计划在才下达;三是新增项目尚待时日。开始实施后,群众热情高,今年对于群众迫切期待的项目进行了修编和新增,有少数新增项目实施还需一个过程。

(三)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不平衡

扶贫项目的实施,各个乡镇完成的进度不一、质量高低不一、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项目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特困村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是市级特困村脱贫攻坚工作验收之年,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实施和建设的指导督办,确保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

(二)创新推进扶贫项目精细管理

进一步完善“1155”扶贫资金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长扶组〔2014〕3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长扶组〔2014〕4号)文件,对项目的规划立项、项目实施、监管验收、资金报账等进行规范管理,优化项目流程。县扶贫办按照分片原则,分组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管,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

(三)抓好精准扶贫调研工作

紧扣*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和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结合长阳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为“十三五”扶贫攻坚工作打好基础。

(四)完成“十三五”扶贫规划调研和编制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组成专班,按时保质完成“十三五”扶贫规划和“十项计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五)继续抓好各项专项扶贫工作

按照要求完成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等任务。抓好扶贫助学相关工作。

(六)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

密切关注上级党委、政府及上级扶贫部门的政策动向和信号,超前谋划,创新思维,适应新变化、研究新措施,加大向上汇报争取的力争,最大限度的让更多项目落户长阳,惠及更多贫困人口。

(七)加强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防止反弹。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廉洁型机关,确保无违反“八项规定”的现象。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要求,实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四项专项整治”和“四风问题”自查自纠工作。

【篇2】

是我县实施精准扶贫的第一年。根据4月30日全县农业暨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7月5日培训工作会议要求,本人与省派驻九龙村工作队一道,积极响应“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的精准扶贫工作号召,深切理解“精准扶贫”要义。为了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我们主要抓了对接工作摸情况、深入调查定对象、广泛征集定方案、包装整合做项目、访贫问苦送温暖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九龙村基本情况及基础工作

九龙村位于坳上镇与三锹乡交界之地,现有稻田面积2808亩,林地面积28109亩,森林蓄积96758立方米,13个村民小组(分布在7个自然团),398户,2000人,中共党员38名,有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名。

自省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村以来,重点走访54户贫困户。我们采取:(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通过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并复核建卡,落实了73户141人的低保,核定6户五保户。(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正在探索推行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经3个月的调查研究,走访贫困户共16户,为他们送去了8000元慰问金,发动县农办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户,联村县领导召集农办、林业、农业、水利、扶贫等有关部门现场调研多次,初步拟定了“强产业、重民生;夯基础、抓旅游”的工作措施,以山地资源为优势,已发展杨梅苗木培育200亩,发展青钱柳茶叶种植220亩,培育绿化苗木基地260亩,发展禾花鱼养殖50亩,为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九龙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及当前要解决的实际困难

经省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干部的共同努力,拟定了“生态苗侗、腾飞九龙”的总体工作思路,具体来讲主要概括为:三大产业、五个起来,即:发展杨梅产业、青钱柳茶业产业、生态旅游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实现通起来(水、电、路、信、渠通畅)、美起来(村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美丽)、亮起来(各团寨、公路沿线安装路灯实现亮化)、乐起来(村民增收、粮油增产、民生保障增强、精神文明活动增加后,家家喜洋洋、人人精神爽)、人气旺起来(九龙作为靖城至地笋苗寨的中转站、作为连接杨梅生态博物馆、地笋苗寨、金麦水库的交汇点,开发生态旅游必将财源广、人气旺。)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全村党员、村民的努力奋斗和配合,需要政策和资金的坚挺。

就目前而言,亟待整合资金解决:一是自来水工程200万元;二是团寨道路硬化70万元;三是疏浚水渠100万元;四是溪河道治理2000米,需200万元。五是九龙山栈道修建1800米,需1000万元。

三、下一步打算及项目整合工作

围绕“再造一个岩脚、再造一个景区”的目标。一是打造九龙民族特色村寨,完成沿线团寨的“穿衣戴帽”工程;二是做好栈道、溪河道整治的规划和项目包装;三是路灯的安装点测绘定点;四是安全饮水工程项目的申报;五是立足产业抓旅游,做好开发旅游产业的系列工作,如发展精品农业、禾花鱼、生态菜、生态米、生态茶等产品;六是培养一批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活跃村民文化娱乐氛围;七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九龙山旅游产业发展相配套,实现有人管事、有钱管事,为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奠定人才基础。


精准扶贫个人帮扶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最新汇总版

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回报20篇

市委县委书记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省委市委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自然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材料

关于乡镇精准扶贫汇报材料

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社区街道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县镇府精准扶贫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