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一)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环境下坚持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
党同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
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之日起,“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
湘赣敌军大举进攻井冈山的同时,又对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支援红军。在创建根据地之初,宁冈的古城、砻市、大陇等地群众就自动组织,把土豪掌管的神、公、族产的粮食及龙江书院的学租谷挑到茅坪,茅坪妇女每天用八张砻砻谷,解决工农革命军的吃饭问题。1928年土地分配以后,解放了生产力,农民获得粮食大丰收,宁冈群众用高于中共中央规定的5%的土地税,即每亩20%的粮食送给红军。有的为了保护红军的粮食,给红军送盐等物资,竟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宁冈的龙关秀夫妻为了护粮不幸被捕,龙关秀被割去双乳,夫妻两人被剖腹至死。1927年10月,*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后,年仅16岁的吴月娥积极响应革命号召,组织少先队放哨站岗、侦察敌情、看护伤病员,宣传和发动群众。1929年初,她鼓励心上人、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参加红军。临行前,俩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盛开的时候。然而,杜鹃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八面山。也就是在当年春天,吴月娥在荆竹山掩护同志及伤员转移时不幸被捕。敌人用刺刀威胁她带路,其间道路崎岖,有的路段要攀藤而过。此时的吴月娥早已决心与敌军同归于尽,心想:“要我带路,正好将计就计。”敌军官冲到前面用皮鞭逼着她,她猛然回头拖住敌军官纵身跳下山崖,壮烈牺牲,年仅18岁。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有个潘冬子送盐的故事,其主人公的原型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聂槐妆烈士。其实聂槐妆烈士是个女同志,年仅20岁便担任了宁冈县茅坪乡工农兵政府妇女主任。在第三次反“会剿”期间,为了给战斗在深山里的红军送盐,群众能用的办法都用尽了,将盐装在竹竿内,装在双层粪桶内等,都被敌人发现,送盐的群众都被吊死在路旁的树上。而且敌人加紧了岗哨盘查,出入更加困难。聪明的聂槐妆想出一个新办法,她将盐水浸在夹衣里,晾干后穿在身上,外面罩了一件蓝布扣衫,挎上一个放有薯片、杨梅干之类的竹篮佯装走亲戚,闯过敌人的道道关卡,将盐衣送给了红军班长,解决了伤病员的危难。她用这个办法一连送了四次,可就在2月中旬她第五次为红军送盐时,被敌人发现了这个秘密。敌人对她严刑拷打,用香火烧她的乳房,逼她带路去诱歼红军。聂槐妆闭口不语,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杀害。
井冈山斗争时期,即使在“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时,党和群众也仍然保持着血肉联系。1928年8月,在何挺颖、朱云卿、袁文才等领导下,红军不足一个营,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败了敌军两个团,保存了根据地。
真心真意关心群众、依靠群众
打土豪分浮财,让群
打土豪分田地,解决了农民世代梦寐以求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1928年5月,湘赣边界党的一大,制定了“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的政策,并在会上着重讨论、研究了如何深入土地革命问题。会后,各县都加强了对土地革命的领导,县、区、乡各级政府都成立了土地委员会。边界各县普遍开始分田。在这期间,边界党派出大批干部到宁冈、遂川、莲花等县指导分田运动。“井冈山土地革命最早是在宁冈进行的”,而宁冈最早分田又是在乔林、大陇等乡进行的,如乔林乡分田是1928年的2月开始至3月结束。在乔林、大陇取得分田经验以后,再到宁冈其他地方以至整个湘赣边界普遍开展起来。*亲自领导了永新塘边村的分田运动。经过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获得了世代梦寐以求的土地,意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红军走,才能翻身得解放,于是,他们积极参军参战。
体
红军铁的纪律,保证了群众利益秋毫无犯。为了加强部队的纪律性,*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荆竹山“雷打石”处,首次向部队提出了“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老百姓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后又在遂川县李家坪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继而又在桂东沙田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为工农革命军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正确规定了党领导下的红军行动准则,正确处理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使军爱民、民拥军,党和群众心连心。在执行纪律上,军长带头执行。为了严明纪律,军队里还专门成立了纪律检查组负责检查部队执行纪律的情况。对违反群众纪律者给予严厉处分、批评、警告、严重警告以至开除党籍或严厉惩罚,纯洁了党的队伍,从而使党和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依靠群众求胜利心得体会(二)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举世闻名的伟大长征已经过去整整80个春秋。今天,我们回望那如火如荼的难忘岁月,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是为了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震古烁今的伟大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以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先后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远征,以压倒一切敌人、踏破无数险阻的英雄气概,创造了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甚至超越文化差异的人间奇迹,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仰,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长征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铸就了彪炳千秋的伟大精神。“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体现,是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尽管80年过去,但经过岁月磨砺和历史积淀的长征精神仍然绽放着耀眼光芒。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无比珍贵,引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今天,以*同志为*的*正领导人民奋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充满风险和挑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走好“新长征”、夺取新胜利,更加需要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更加需要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更加需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更加需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更加需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来说,长征从来没有完结,伟大的事业总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的。让我们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坚定“四个自信”,铸就中华民族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