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吉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全文(六)

|来源:新高考网
场成为区域枢纽机场,统筹布局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一主多辅”机场群,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完善干支结合航线网络。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和技术创新,稳定油气资源产量。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进电力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强化省内500千伏骨干网架结构,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气化吉林”工程,实现县及县级以上城市天然气管网全覆盖,稳定天然气供给。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江河湖库联调。完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实施重点流域引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建成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有效缓解城乡缺水问题,全面消除县级以上重度缺水城市,巩固提升农村安全饮水水平。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田间节水改造,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信息通信设施支撑能力,推进“宽带吉林”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支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政府、智慧民生对网络的需求。加快三网整合,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促进整合业务覆盖更多家庭、社区。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42、支持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施兴边固防富民工程,着力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收入,改善边境村屯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边境繁荣、边防安全、边民稳定。继续加大对边境地区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加强森林、矿产、动植物资源保护。支持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边防建设和边境管理,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推行护边员制度,完善交通、电力、通信等边防设施,加强无人区供电系统和技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卫管控能力。加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政策支持力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尊重民族差异、保持民族特性基础上,推动建立互融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发展可持续性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让吉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

43、巩固提升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提升东部长白山生态系统功能,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探索建立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东北虎豹保护区建设,支持林区转型发展。实施中部黑土地保护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土地整理、农防林更新改造,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实施西部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河湖连通、草原恢复、退耕还湿和荒漠化治理,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有序推动国有林区、地方林场、重要湿地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迁移。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推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生态文化。

44、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管控和环境准入,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污染总量控制,落实污染减排责任,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清洁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燃煤小锅炉整治、燃油品质提升和机动车尾气治理,逐步淘汰黄标车。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焚烧治理,减少重度污染天气。强化水污染防治,实施水体清洁行动计划,推进松花江、辽河等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强化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设在线监控、网络监测监管平台,建立环境预警预报制度。

45、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加快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节约型转变。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探索建立节能量交易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城镇规模以水而定,产业发展量水而行,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持严控增量和盘活存量,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积极争取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及高效利用,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绿色消费,严格执行禁塑令,鼓励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加快资源回收利用。

46、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应用,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支持新能源发展,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支持新能源汽车、生态农业和绿色建筑推广。

4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能力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加快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建设。

十、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更有尊严感,让社会运行更有效率、更有活力。

4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眼增强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方面取得新进展。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坚持依法治理,推进治理方式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坚持综合治理,推进治理手段从运用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转变。坚持源头治理,推进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预防。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快推进政社分开,真正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功能,大力倡导社会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完善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健全公共政策社会参与制度,形成多渠道的利益协商对话机制,让社会诉求得到有效回应,让信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建立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反馈机制,形成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管的合力,加强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预判。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

49、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健全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加快制定出台一批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法规规章,及时清理、完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地方人大立法工作体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决策机制,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建设法治文化。加强司法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