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三篇
一篇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吧,经验说不上,只是有几点心得体会,在那里与大家分享。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向认为教育就应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务必背过、务必默写过,务必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真正好的教育就应是润物细无声的。尤其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容易起到感染、熏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精彩之处,用心去体会、揣摩,发现其中的美,发现那种美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学生爱上读文章,爱上欣赏,甚至期望并学会去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了解文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文章的写法,到达从知识到精神的成长。
教学方法方面: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学理念,具体的方法则是千姿百态的。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同的教学资料,不同的环境采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们语文课本上,对于不同的年级自然所配备的教材资料都是贴合相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理解文章的资料就应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教授课文时能够让学生透过自主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领悟到的东西,老师所要指导的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或遇到的问题。当然对于重点的把握,教师就应视状况加以引导。在学生自主理解体悟的同时,教师就应有意的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法、特点,领悟到如此表达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和写作及表达的方法。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课本、教课文资料,而是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生自我表达的方法。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输入,同时还学会了输出,也就是运用。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学气氛了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就应本着学生本位思想,必须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用心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二篇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选取,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观念。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被动理解式的学习,严重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培养。因此,让新观念、新方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的必然选取。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哪些新的教学观念呢?
1.教学的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资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学的开放性应体此刻:一是学习空间的开放。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图书馆、因特网等也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知识,构成语文潜力。二是学习资料的开放。要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都有自主选取学习资料的权利,对教材的资料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学习方式的开放。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忙下,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
2.教学的民主性。语文教学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过程。体此刻教学实践中的民主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主角发生改变,由教学的中心和主宰变为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学转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创造性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教学应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要给学生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要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让学生自主选取学习的形式和资料,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教学的合作性。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群众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能够自由选取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能够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4.教学的过程性。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必须是具体、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策划一项活动,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资料有所选取、决定、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品质的差异性、因此,反映在学习结果上差异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学生的差异有多大,只要是用心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承认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到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5.教学的探究性。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潜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旨在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索问题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能够是文章的思想、资料,也能够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够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能够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另外,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探究的不仅仅有思想资料,更有方法、情感、态度等;这些探究都能够是深层次的,是更有探究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
三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的教育人,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不能说构成了一套理论,但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商榷。
学生是主体,我爱每一个学生
一、把心贴近每一个学生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1、给优生以雄心
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独道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学生拥有的是雄心壮志,要定下更远更高的目标,没有,只有更好。李倩和王欢是极具语文天赋的两位女生,她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文笔优美,阅读鉴赏及审美潜力都很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老是给她们灌输要争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闯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在三年的每次考试中,她们都能考出100分甚至是105分以上的高分,我相信她们的语文潜力是少人能及的。
2、给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平平而过,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励他们透过努力还可往上一些,我把他们归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趋势,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比如范兵兵、邹霞、张小勇等原先成绩平平,但到了初三以至中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给差生以上进心
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校园中就应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有个叫李雷的同学,学习上一窍不通,但他会些小发明,因此我常常在课堂上挤出一些时间,让他表演,获得大家称赞,还有一位王华同学,学习极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难题(也许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机会大肆渲染,鼓励他,促使他上进。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有了一点学的甜头,也就多了一点学习的劲头了。
二、把情倾入每一个学生
1、对好生注入严厉的情感而非宠爱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我对学生要求严格,愈是好生,我更是当面说坏话,背后说好话。在我的班上,优生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和养尊处优的病态,因为他们跟所有同学是同等的,有时甚至更苛刻些。陈果同学曾因少做一道阅读题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黄欣同学因写错一个字而被罚写一百遍,刘钰同学因重理轻文被罚向全班同学做思想剖析等,这些同学因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经过努力在语文中考中都取得了100多分的高分。
2、对中等生关爱非慢怠
在我所教的两个班级中,有这样一类女生,语文成绩较好,但理科成绩弱,总名次总是上不去,因而也没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找她们谈心,肯定她们的长处,教会她们协调各科的关系,树立她们单科精品意识。
3、对差生包容而非放弃
武三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对他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允许他课堂上犯一点点小错误,如听课走神,作业做不完等,但我并没放弃他的求知,上课要求他抄课文、练字,45分钟并不白白浪费。这个孩子尽管成绩差,但初中三年以至到初三毕业时从没拖欠过作业,并且还常常给老师推荐作文书,其实也是一个可爱的学生。
三、把业授给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
1、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
我通常上课的进度不快,我的每堂课要能使每个同学听懂,每个同学有所得。
2、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
在提问中我因势利导,难题抛给优生,而易题留给了中下等同学,这样优生感觉有挑战性,而差生也不会因答不上而尴尬,失去学习的信心。
3、课后辅导落实每一类学生
培优补低是落实的重点,对待优生我填充他们课堂上的饥饿感进行拔高训练,比如写作技巧的指导,阅读的综合潜力的提高,让这类学生真正优起来,而对于低生则注重基础的训练,有关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浅易的阅读等到达一个巩固过程,这样因地制宜,适得其所。
老师是舵手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
一、常规训练三年不断
我把阅读和语言积累称之为常规训练,星期一至星期五每一天选一篇文章,做阅读题4-5个,每一天读一篇佳作,做语言积累(资料概括、选材、构思、精彩语段品析,读后的启示五项资料)这两项训练每一天必做,三年没断。因而我的课堂下课时少了一个布置作业环节因为同学已习惯每一天的工作,不必多此一言,当哪天我说常规训练暂停,就意味着有新的资料。三年来,大部分同学完成了六本阅读资料500多篇阅读训练和500多篇佳作积累。
二、不同学段,重点不同
初一学年我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以口头语言表达和练笔为主。课前五分钟说话训练是每节语文课的序曲,每位同学不定资料轮流坐庄,遇到不敢说话冷场的同学,下面的同学或掌场不断鼓励他(她),或带给资料帮忙他(她),这样下来,班上的同学都能在公共场所流利的说话,记得苏娜刚入校时,每提一次问,她都要哭鼻子不敢回答,透过一学期的训练,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最踊跃的都是她了。
每一天的练笔训练也是初一同学的必修课,练笔不同于小学的日记,而是把当天你最感受最深的事记下来,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你的烦恼委曲倾诉出来,你的喜悦快乐抒发出来。同学们有了可写的资料,写作兴趣自然浓烈,而且我不定文体,不限篇幅,甚至有保密不公开也不强求,所以同学们有了非写不可的欲望,每一天的练笔我必改。在评改中与同学谈心,交流学习经验,畅谈人生哲理,因而好多同学把我的点评视为珍宝,常常琢磨、品味、自赏,颜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透过这样的训练,我班的同学养成了练笔的习惯,应对作文从不厌弃,甚至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乐趣。
初二学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潜力。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中,每一篇课文,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己感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然后交流,我透过对学生的问题归类,整理出一套出题、答题的规范体系。比如三种不同文体回答哪类题目需用怎样不同的套语,然后具体资料具体扩展,这样同学既掌握了做阅读题的技巧,又组织了规范的答题语言,因而得分率较高。
初三学年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阅读写作同步进行,我往往把一篇文质优美的阅读材料又当作作文范文来讲,讲它的构思,讲它的立意,讲它的语言,讲它的好处启示。这样在学生眼中,一篇范文不仅仅供阅读,还可在写作上借鉴,到达一材两用的目的,这一年学生的作文我从深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学生的作文范文来源于《读者》、《散文选刊》等,而非普通的作文选。
三、考后总结,求实避虚
考后善于总结,是最成功的学习方法。我规定同学准备一个成绩分析本,每次考试后学生作成绩分析,分试题列表得分状况,答分原因,今年的发展目标等,这样历次考试作比较,个性在初三学年每次月考后,同学们分析得十分认真细致,找问题查原因,落到实处,学生的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会上升一个新台阶。
尽管我不是骨干教师,但我得到了学生的爱戴,我不是名教师,但得到了社会的信任,这也是我为人师的安慰和引以为豪之处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受学生爱戴和社会信任的老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崇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