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及心得体会

|来源:新高考网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0月17日起开播。片中拍摄了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了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以及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穿插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的讲述和分析,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观后使人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应该推进到什么阶段。十八大以来,以*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向人民作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立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军令状”。4年来,我们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再次提醒全党,“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从转变作风入手,中央以上率下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永远在路上》以*出京调研轻车简行,不封路、不清场为例,讲述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全党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有力促进党风政风转变的良好局面。但是必须看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仍然不时发生。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无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最终底线失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多次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来表达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决心和态度。要推动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一方面必须做好警示教育,告诫全体党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严肃的政治纪律,触犯了就要受到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自上而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使正风肃纪扎实推进,清廉节俭蔚然成风。

反腐败发力,“四种形态”转变执纪理念

十八大以来,*在反腐问题上寸步不让,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力求使反腐“上无禁区、下无死角、外无后路”,“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然而,惩治的目的还在于预防,《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中介绍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令人印象深刻。“常态”、“大多数”、“少数”、“极极少数”这四种监督执纪形态,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科学总结,纪检部门在工作中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一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就要介入,根据执纪对象的问题严重程度对症下药,从谈话函询到轻处分、重处分、立案审查,构建了全面立体化的监督执纪模式,更加具体地适应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需要。

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四种形态”是监督执纪理念的重要创新和转变,不仅强调了监督执纪的整体化,更加突出了监督执纪的常态化。只有面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坚持“抓早、抓小、抓常、抓长”,才能让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果,筑牢党执政的根基。

制度作保障,扎牢权力的笼子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中例举的多个案件中可以看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执掌权力者没有足够的自律,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反腐败需要标本兼治,而治本的关键,就在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刚性的硬标准和硬规则约束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制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系统的周延性,更在于对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真正用制度扎牢扎紧扎密权力的笼子,让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使党员干部主动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言行,做到少犯错、不犯错,防患于未然。

锻造审计铁军,发挥反腐“利剑”作用

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队伍的建设。审计署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要努力打造忠诚、干净、尽职、担当的审计铁军。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更加要求审计机关从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着手,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强化党性修养。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审计干部必须坚守的初心。要教育引导审计干部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理论修养、思想修养和党性修养,做到辨迷雾、顶压力、抗干扰、敢亮剑,努力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审计铁军。

二是提升履职能力,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要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充分认识审计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保障这一基本定位和职能作用,在审计工作中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在审计工作中,倡导置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思考问题、反映问题、处理问题,鼓励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技术方法,切实提升审计人员的案件查办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信息化审计能力,全面适应审计新常态,努力打造一支履职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审计铁军。

三是构建廉政防火墙,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当前,审计工作节奏快、强度大、项目涉及行业多,审计廉政建设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只有探索出灵活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才能真正在审计一线构建起廉政防火墙。结合审计工作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廉政检查和廉政提醒,及时揭示和解决潜在问题和风险隐患;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动态分析廉政建设形势,锁定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项目,提高廉政教育的针对性、预防性和实效性;探索总结审计现场重点问题处理要点等指导性手册,便于审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辨识廉政风险点,更加有效地规范审计行为,努力打造一支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审计铁军。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二)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的*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3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范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学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10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精选)

影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看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荐读】

学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